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史
唐代山东经济文化初探--以唐代诗文为中心
牙商与近代山东经济
近代江西传统工商业城市变迁研究--以樟树镇为例
明清晋商消费形态的历史考察
清代洱海区域经济状况研究
唐宋时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周代封建制下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研究
宋代下层妇女经济活动研究
建国初期我国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研究
明清山东莱州府社会经济初探(1368-1840)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城市群视角
精英形成、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传统官员数据的分析
民国《工商管理月刊》(1934-1937)研究
13-14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线复原研究
陕西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三题
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
明清晋蒙交界区商业地理研究
试论近代股份制的“中国特色”
漆侠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近代怒江地区傈傈族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研究
政府和市场:建国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研究
1861-1914年俄国工商业政策研究
宋代都城饮食业营销和推广方式研究
近代经纪业发展与边疆地区民族经济融合--以广西为例的透视
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
重农抑商与官商经济成对出现的模型揭示
北宋洛阳工商业发展探析
广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
转型与重构:上海产业区的形成与演化研究(1843-1941)
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经济研究
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49-195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定县棉业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关联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初始条件与路径选择
四联总处重庆分处研究
知青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工商综合体的兴衰--以山西省知青农工商综合场为例
清代潞安府工商业经济研究
乌拉特前旗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清末到全面抗战前
陈啸江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建国初期中共的工商政策与实践(1949~1951)--以上海纺织行业为例
神农架林区开发史研究
榆林边商的历史经验及其市场经济意义探析
国家兴衰探源的经济学解释--以新中国经济发展为例的研究
1949-1956年中国公私关系研究--以常州柴油机厂为例
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1969-1980)--基于美国外交档案的考察
内蒙古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经济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