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
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7页 |
一、研究范畴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现状 | 第10-16页 |
三、港台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四、海外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五、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六、研究资料 | 第22-23页 |
七、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八、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第一章 近代江南堪舆师群体及其地域特色 | 第27-68页 |
第一节 江南民间地师 | 第27-51页 |
一、人员构成 | 第28-32页 |
二、社会地位 | 第32页 |
三、经济收入 | 第32-37页 |
四、行业分工 | 第37-46页 |
五、学术流派 | 第46-51页 |
第二节 江南地方阴阳官 | 第51-55页 |
一、机构设置 | 第51-52页 |
二、人员选拔 | 第52-53页 |
三、职务职能 | 第53-55页 |
第三节 近代江南堪舆师的地域特色 | 第55-68页 |
一、技术文本化程度高 | 第55-57页 |
二、职业技术素养高 | 第57-61页 |
三、入仕人数多 | 第61-68页 |
第二章 近代江南建筑堪舆业 | 第68-107页 |
第一节 阳宅堪舆业 | 第68-80页 |
一、主导规划 | 第68-76页 |
二、协同兴造 | 第76-78页 |
三、房产买卖 | 第78-80页 |
第二节 阴宅堪舆与殡葬业 | 第80-96页 |
一、择七批书 | 第80-85页 |
二、择地营葬 | 第85-87页 |
三、阴宅买卖 | 第87-89页 |
四、藉坟获地 | 第89-91页 |
五、殡葬谋利 | 第91-96页 |
第三节 镇宅化煞与建筑装饰业 | 第96-107页 |
一、化煞与功能性装饰 | 第96-99页 |
二、镇宅与结构性装饰 | 第99-103页 |
三、魇镇与象征性装饰 | 第103-105页 |
四、住宅装饰与生态养生 | 第105-107页 |
第三章 近代江南矿业堪舆与堪舆探矿 | 第107-137页 |
第一节 堪舆探矿 | 第107-115页 |
一、探寻矿脉 | 第109-110页 |
二、勘察矿藏 | 第110-113页 |
三、探苗步引 | 第113-115页 |
第二节 堪舆采矿 | 第115-121页 |
一、矿山测绘 | 第115-117页 |
二、破峡开仓 | 第117-119页 |
三、通风排水 | 第119-121页 |
第三节 近代江南矿业发展中的风水因素及其利益纠葛 | 第121-137页 |
一、借助风水遏制矿产过度开采 | 第121-126页 |
二、利用风水阻止洋人攫取矿利 | 第126-131页 |
三、操纵风水获取派系利益 | 第131-137页 |
第四章 近代江南农业堪舆与堪舆农业 | 第137-156页 |
第一节 风水堪舆与土壤改良 | 第137-143页 |
一、地气与土壤改良 | 第137-139页 |
二、地脉与土壤改良 | 第139-141页 |
三、土膏与土壤改良 | 第141-143页 |
第二节 风水堪舆与农业占候 | 第143-149页 |
一、云占与气象预测 | 第143-145页 |
二、风占与气象预测 | 第145-148页 |
三、雨占与气象预测 | 第148页 |
四、虹占与气象预测 | 第148-149页 |
第三节 风水堪舆与水利建设 | 第149-156页 |
一、穿井 | 第149-152页 |
二、凿塘 | 第152-154页 |
三、防洪 | 第154-156页 |
第五章 近代江南堪舆技术培训业 | 第156-178页 |
第一节 堪舆师技术传承模式的转型 | 第156-164页 |
一、传承观念趋利化 | 第157-158页 |
二、由“不得妄传”到普及推广 | 第158-160页 |
三、传承对象扩大化 | 第160-161页 |
四、传承内容学科化 | 第161-162页 |
五、传承方式多样化 | 第162-164页 |
第二节 新式堪舆学校与堪舆职业教育兴起 | 第164-172页 |
一、堪舆职业教育兴起 | 第164-167页 |
二、新式堪舆学校兴起 | 第167-169页 |
三、近代江南堪舆职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 第169-172页 |
第三节 三元奇术研究社个案研究 | 第172-178页 |
一、新式堪舆教育体系 | 第173-175页 |
二、形成教学管理模式 | 第175-176页 |
三、教学成果 | 第176-178页 |
第六章 近代江南堪舆图书业 | 第178-223页 |
第一节 近代江南堪舆书编印 | 第178-189页 |
一、书坊刊印 | 第179-182页 |
二、私家刻制 | 第182-188页 |
三、官书局刻印 | 第188-189页 |
第二节 近代江南堪舆书销售 | 第189-217页 |
一、国内外市场 | 第189-212页 |
二、销售模式 | 第212-215页 |
三、销售对象 | 第215-217页 |
第三节 近代江南堪舆散件市场 | 第217-223页 |
一、官版通书的发售 | 第217-219页 |
二、江南私家黄历发售 | 第219-221页 |
三、其他销售途径 | 第221-223页 |
结论:历经洋务运动的堪舆业与风水观 | 第223-233页 |
第一节 作为生态保护的风水观 | 第223-227页 |
一、以破坏山川龙脉为由阻止探山采矿 | 第223-224页 |
二、借有碍祖先安宁而阻止铁路修建 | 第224-225页 |
三、以有碍农田风水而阻止电报架设 | 第225-227页 |
第二节 作为信仰的风水观 | 第227-229页 |
第三节 作为科学的风水观 | 第229-233页 |
一、风水师自救 | 第229-230页 |
二、西方人的理解 | 第230-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52页 |
附录:中国传统堪舆书目表 | 第252-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263-264页 |
后记 | 第264-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