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14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 二、前人研究与基本资料 | 第8-12页 |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一、建国前内蒙古工商业的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 二、内蒙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17-30页 |
| 2.1 保护和扶持私营工商业 | 第18-20页 |
| 2.2 整顿金融,平抑物价 | 第20-23页 |
| 2.3 合理调整工商业 | 第23-25页 |
| 2.3.1 公私关系 | 第23-24页 |
| 2.3.2 劳资关系 | 第24-25页 |
| 2.3.3 城乡关系 | 第25页 |
| 2.4 开展“五反”斗争 | 第25-29页 |
| 2.5 进一步调整工商业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三、内蒙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基本完成 | 第30-48页 |
| 3.1 社会主义的初步改造 | 第31-33页 |
| 3.2 广泛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 第33-35页 |
| 3.3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 | 第35-41页 |
| 3.3.1 私营工业的单个公私合营 | 第35-39页 |
| 3.3.2 私营商业的单个公私合营 | 第39-41页 |
| 3.4 全行业公私合营 | 第41-43页 |
| 3.5 公私合营过程中几个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43-48页 |
| 3.5.1 资产阶级的教育与改造 | 第43-45页 |
| 3.5.2 生产改组 | 第45-46页 |
| 3.5.3 人事安排问题 | 第46页 |
| 3.5.4 公私共事问题 | 第46-47页 |
| 3.5.5 定息问题 | 第47-48页 |
| 四、个案考察 | 第48-51页 |
| 4.1 回民榨油厂的公私合营之路 | 第48-50页 |
| 4.2 群力斋商店的公私合营之路 | 第50-51页 |
| 五、内蒙古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及其经验教训 | 第51-55页 |
| 5.1 成就与经验 | 第51-54页 |
| 5.2 不足与教训 | 第54-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