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转型与重构:上海产业区的形成与演化研究(1843-1941)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第12-18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时段的界定第18-23页
        一、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第18-22页
        二、转型、重构第22-23页
        三、研究时段第23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3-26页
        一、研究思路第23-25页
        二、篇章结构第25-26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第26-37页
    第一节 商埠制度、政治改良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第26-29页
        一、商埠制度与上海、宁波、镇江等港市的开放第26-28页
        二、晚清以来的政治改良与投资开放第28-29页
    第二节 中外资本共生关系和上海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第29-35页
        一、中外资本共生关系的形成第29-32页
        二、上海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第32-35页
    第三节 现代股份制公司制度的引进第35-36页
    第四节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商埠区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地域分工的演化第37-94页
    第一节 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地域分工的演化第37-73页
        一、研究成果综述第37-44页
        二、开埠通商的上海第44-50页
        三、中西贸易与上海近代工业的起步第50-58页
        四、上海工业投资的扩张与综合性工业中心的形成第58-72页
        五、上海城市区域分工的变化:贸易、金融、工业中心第72-73页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分工演化第73-82页
        一、宁波近代工业的发展第74-79页
        二、宁波近代工业欠发达的原因分析第79-80页
        三、宁波金融业的发展第80-81页
        四、宁波城市地域分工的演化第81-82页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演化研究第82-94页
        一、近代镇江贸易的兴衰第83-89页
        二、镇江近代西式机器工业投资第89-92页
        四、丹阳近代工业的发展第92-93页
        五、镇江城市职能与城市地位的变化第93-94页
第四章 产棉区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地域分工的演化第94-156页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地域分工的演化第94-112页
        一、无锡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第94-95页
        二、无锡近代工业的起步第95-98页
        三、无锡近代工业的规模扩张第98-110页
        四、近代时期无锡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地域分工的变化第110-112页
    第二节 南通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分工的演变第112-134页
        一、近代南通的工业投资第113-115页
        二、南通近代工业投资的开始——大生建厂第115-116页
        三、机制工业投资的高潮:大生扩张与多区位公司的出现第116-123页
        四、南通工业的发展水平与遭遇挫折的原因分析第123-129页
        五、南通城市地域分工的变化第129-131页
        六、关于南通城市地域分工演化的外部因素第131-134页
    第三节 江阴、常熟、太仓等县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第134-139页
        一、近代江阴棉纺织业的发展第135-136页
        二、近代常熟棉纺织业的发展第136-138页
        三、近代太仓棉纺织业的发展第138-139页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地域分工的演化第139-153页
        一、常州机制工业的发展第140-148页
        三、常州近代机制工业繁荣的原因分析第148-152页
        四、城市地位与地域分工的变化第152-153页
    第五节 浙江慈溪、平湖、硖石棉纺织业的发展第153-156页
        一、近代慈溪土布的发展第153-154页
        二、近代平湖土布的发展第154页
        三、近代硖石土布的发展第154-155页
        四、小结第155-156页
第五章 产丝区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地域分工的演化第156-184页
    第一节 苏州近代工业投资与城市地域功能演化第156-167页
        一、苏州近代工业投资的开始第157页
        二、新式工业投资的高潮阶段第157-160页
        三、苏州丝织工业的发展第160-163页
        四、苏州钱业的发展第163-164页
        五、苏州土布加工业的衰落第164-166页
        六、苏州城市地域分工的变化第166-167页
    第二节 杭州近代工业投资与城市地域分工演化研究第167-177页
        一、杭州近代工业投资的起步第168-169页
        二、杭州近代工业投资的高潮第169-171页
        三、杭州近代工业的发展水平第171-174页
        四、绍兴近代机制工业的发展第174-175页
        五、杭州城市地域分工的演化第175-177页
    第三节 湖州、嘉兴近代工业投资和城市地域分工演化第177-184页
        一、湖州近代工业的发展第177-181页
        二、嘉兴近代工业的发展第181-183页
        三、湖州、嘉兴城市地域分工第183-184页
第六章 上海产业区的形成过程第184-197页
    第一节 产业区的雏形:以丝为纽带的上海产业区第184-187页
    第二节 产业区的扩张:以棉为纽带的上海产业区第187-190页
    第三节 以金融为纽带的上海产业区第190-195页
        一、钱庄金融网络第191-194页
        二、近代银行体系第194-195页
    第四节 小结第195-197页
第七章 上海及其周边城市产业转型的机制与差异分析第197-206页
    第一节 市场竞争与各城市棉纺织业转型第197-201页
        一、市场竞争与棉纺业转型第197-200页
        二、市场竞争与棉织业转型第200-201页
    第二节 市场竞争与各地缫丝、丝织业转型第201-206页
        一、市场竞争与缫丝业转型第201-204页
        二、市场竞争与丝织业转型第204-206页
第八章 结论第206-210页
    一、上海产业区的经济版图超越传统江南范围第206页
    二、缫丝与丝织业、棉纺织业转型功败垂成第206-208页
    三、聚合型的城市空间取代中控型的城市空间第208页
    四、市场竞争引致区域经济增长第208-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16页
附录第216-218页
后记第218-220页

论文共2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铁蛋白修饰尼莫地平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脑靶向性评价
下一篇:甘草活性成分对光老化HDF细胞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