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中国法制史
唐宋时期“别籍异财”之禁研究
中国古代“令族”法律文书名词研究
蒙元时期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明代法律文书研究
清宗室犯罪处罚制度研究
试论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中国古代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蒙古盟部旗组织法》研究
浅析清末铁路立法--以《大清新法令1901-1911》为例
慎刑恤狱思想研究--以《牧爱堂编》为中心
明代判牍中的情理表达--以《湖湘谳略》为研究对象
清代察哈尔正镶白旗《察罕乌拉寺寺规》研究
清朝废除贱民制度探究
春秋时期婚姻制度演变研究--以《左传》为中心
域外因素对清末中国城市管理法制变革的影响
清代循吏理讼中的人情研究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的研究--以《大理院判例要旨汇览》为中心
清末检察官的司法实践及其当代启示--以《各省审判厅判牍》史料为视角
蒙古族传统法律典籍中的法文化研究
《提牢备考》与清朝监狱管理人员职责研究
唐代保辜制度研究
《唐律疏议》贪污受贿犯罪研究
伪满洲国新闻法制研究
上海法制史学研究--以中国大陆地区论著为中心(1979-2014)
唐宋“报杀”考
汉晋劳役刑考论
小斯当东《大清律例》英译本之刑事法律术语英译研究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以政治法律现代化为视角的研究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谘议局--以政治法律现代化为视角的研究
“新秩序”与“旧风俗”:民国时期龙泉县招赘婚诉讼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清代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应对
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司法审判制度研究
从秋审看清代的死刑文化
清代乾嘉时期家族内部犯罪研究
民国前期直隶司法研究(1912-1928)
唐代保辜制度研究
雇工人例的变迁与明清的雇佣劳动
论诉讼中的中国歇家与日本公事宿--以清代和江户时代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市场化与民初工业化:中国金融秩序的司法调适(1912-1927)
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土壤与近代萌生
以“jury”的译介浅析清末法律翻译对法律移植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法院税捐类判决研究
清末民初女性婚姻权利的变迁
宋代刑事技术研究:成就、不足及其启示
清末变法修律与中国刑法近代化研究
西晋律令法制体系研究
汉初军功贵族集团的法律地位
清末民初四川哥老会习惯法初探
水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初探--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