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民间借贷的研究--以《大理院判例要旨汇览》为中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民国初期大理院及其运用判例之法律渊源 | 第10-13页 |
(一) 大理院与《大理院判例要旨汇览》 | 第10-11页 |
1. 大理院成立的背景及其设置 | 第10页 |
2. 《大理院判例要旨汇览》文献介绍 | 第10-11页 |
(二) 大理院民事审判适用法律渊源 | 第11-13页 |
二、民国初期民间借贷之判例与习惯 | 第13-27页 |
(一)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发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二)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中的利率 | 第14-16页 |
1. 民国初期大理院判例中的利率 | 第14页 |
2. 民国初期民间利率习惯 | 第14-16页 |
(三)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中保证 | 第16-19页 |
1. 民国初期大理院判例中的保证 | 第16-18页 |
2. 民国初期民间习惯中的保证 | 第18-19页 |
(四)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中的担保物权 | 第19-22页 |
1. 民国初期大理院判例中的担保物权 | 第19-21页 |
2. 民国初期民间习惯中的担保物权 | 第21-22页 |
(五)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中的典权 | 第22-25页 |
1. 典的双重特性 | 第22-23页 |
2. 民国初期大理院判例中的典权 | 第23-24页 |
3. 民国初期民间习惯中的典权 | 第24-25页 |
(六) 借贷债务的偿还 | 第25-27页 |
1. 民国初期大理院判例中的债务偿还 | 第25-26页 |
2. 民国初期民间借贷债务履行习惯 | 第26-27页 |
三、大理院判例与民间习惯的比较及判例的作用 | 第27-30页 |
(一) 民间借贷的大理院判例与借贷习惯的比较 | 第27-28页 |
(二) 大理院判例所起的作用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