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北洋政府时期天津警察研究(1912-1928)--以《益世报》为中心的考察
试论旧政协中的中国青年党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乡村治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37年)公务员铨叙制度研究
唐宋之际的寒门崛起与士族衰落--以科举制为切入点
秦汉转型时期乡绅治理的功能研究
播州杨氏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
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章太炎“联省自治”思想研究
民国时期南京儿童救济事业转型研究(1912-1937)
论宋朝对官员贪腐行为的制度治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婚约解除制度探析--以陪都地区的婚约档案为材料
民国时期(1912-1937)烟草专卖法制初探
论乾隆时代的廉政建设
自治与控制—江宁自治实验县研究(1933-1937)
先秦“采风”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
建国初期黔西北地区剿匪问题研究
民国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及参政实践研究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及其当代启示
论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中国古代任官回避制度研究
1927-1949年国共两党防腐反腐比较研究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研究
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
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及其启示研究
宋代政府救济制度研究
民国初期央地权力聚散关系研究(1912-1928)
晋商兴衰的政治学分析--以政商关系为视角
清代社会养老制度研究
南宋中央文官储才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旅欧青田华侨生存状况研究
晚清游学毕业生考试流程演变考
五代宋初军政职官制度与人事变迁研究
云南省龙云卢汉时期县自治研究
清代灾害恢复周期研究--以山西为例
两晋爵制研究
孙中山的“权能分治”理论研究
民国初期审判独立改革研究
传统继承之共性与现代发展之特性--杨增新主政新疆之思想实践探究
宋代漏泽园制度研究
论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思想
移相哥与“齐王”官衔的世袭
民盟与国民参政会
民国时期议会财政权研究(1911-1916)
明代府州县仓官研究
明代官员给假制度研究
南朝监察权的行使研究
军统上海抗日锄奸活动研究--以1940、1941年为中心
清代至民国时期萍乡的移民、宗族与义图研究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