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明清时期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传播与演变
民国初年国民对国会态度的变迁
民国初年主要军政人物的地域分布研究
社会自治:法学视野下魏晋南北朝的坞壁组织研究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唐代监察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准公共关系探析
试论陆羯南的外交构想
宪政视野下国民党党国体制形成研究--以1911至1928年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组织管理研究(1924-192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肃省警政建设研究
民国时期个案工作研究
北宋河北路转运使制度研究
宋朝科举制度的政治功能研究
容美土司宗族制度研究
近代中国儿童救助研究
宋代朝贡制度研究
规训权力:唐代监察制度的一种政治学分析
唐代吏部关试与判文
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
刘文辉治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民国时期西藏女杰刘曼卿研究
孙中山政党思想研究
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935-1940年)
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清代吉林打牲乌拉鱼贡研究
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1929-1949)
唐代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及制度保障
西汉的常侍
张治中治新实践及其启示
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民国初期孙中山国家观研究(1912-1924)
孙中山政党观转变原因探究
隋唐门下省职掌与地位变化研究
民国(1927-1949)青海蒙藏牧区县政研究
明代州县僚属与幕友研究
民国时期浙江“警保合一”政策研究
唐代河东道政区“调整”之研究
从军法到国法的转变--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追溯
秦汉乡亭里制与基层社会整合
两周秦汉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建构过程研究
北宋宰辅政务决策与运作研究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
明留都南京宫廷典制研究
民国时期内蒙古准格尔旗鸦片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上海邮工与邮务工会研究(1912-1937)
清末议会政治的构建研究(1905-1911)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
1931年国民会议述论
金代行政路制研究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