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府州县仓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写作思路与文献材料 | 第9-10页 |
三、 仓官的历史沿革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府州县仓的建置 | 第13-29页 |
第一节 仓的类型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官仓的设置 | 第16-29页 |
第二章 府州县官仓的官员设置 | 第29-43页 |
第一节 地方有司官员统领仓务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仓官专职管粮 | 第31-40页 |
一、 仓官的设置 | 第31-33页 |
二、 仓官履职 | 第33-40页 |
第三节 吏役协助仓官管粮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府州县仓官的任免和迁转 | 第43-63页 |
第一节 仓官的选任 | 第43-52页 |
一、 出身 | 第43-47页 |
二、 选任 | 第47-50页 |
三、 回避制度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仓官的调转 | 第52-63页 |
一、 任期 | 第52-58页 |
二、 调转 | 第58-60页 |
三、 丁忧起复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府州县仓官的渎职与治理 | 第63-79页 |
第一节 仓官渎职情况 | 第63-69页 |
一、 收粮时舞弊牟利 | 第63-65页 |
二、 保管时中饱私囊 | 第65-67页 |
三、 放粮时挪移补漏 | 第67-69页 |
第二节 防止仓官渎职的法律和制度措施 | 第69-77页 |
一、 法律措施 | 第70-75页 |
二、 制度措施 | 第75-77页 |
第三节 仓官渎职的原因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 | 第88-93页 |
后记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