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民国时代政治论文

民盟与国民参政会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5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0页
 (二) 选题界定第10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四) 研究思路及重、难点第14-15页
一、国民参政会的成立与中间党派的初步联合第15-25页
 (一)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背景及经过第15-17页
 (二) 民盟发起人在党派联合前的主要政治活动第17-20页
 (三) 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与中间党派的初步联合第20-25页
  1、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第20-22页
  2、推动宪政运动第22-25页
二、党派正式联合下的民盟与国民参政会第25-44页
 (一) 中间党派的正式联合第25-32页
  1、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第25-29页
  2、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第29-32页
 (二) 调解国共两党摩擦,以求全国团结第32-36页
  1、参与皖南事变善后的处理事宜第32-35页
  2、参加参政员延安访问团第35-36页
 (三) 开展广泛的宪政运动,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施第36-39页
 (四) 响应联合政府路线,抵制召集国民大会第39-44页
三、党派分化下的民盟与国民参政会第44-58页
 (一) 抗战胜利后民盟内部的党派分化第44-49页
 (二) 民盟在国民参政会上争取和平建国的努力第49-55页
 (三) 民盟被迫宣布解散与中间路线的破产第55-58页
四、民盟与国民参政会关系的探讨第58-66页
 (一) 民盟对待国民参政会态度的嬗变第58-62页
  1、依赖国民参政会阶段第58-60页
  2、改造国民参政会阶段第60-62页
  3、抛弃国民参政会阶段第62页
 (二) 民盟政治立场的嬗变第62-63页
 (三) 民盟在国民参政会工作的局限性第63-66页
  1、松散性第63-64页
  2、幻想性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副总统职位的现代转型(1945-1981)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