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的概述 | 第12-23页 |
1.1 村民自治制度的相关概念厘定 | 第12-14页 |
1.2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基本内容阐释 | 第14-23页 |
1.2.1 自治组织 | 第15-17页 |
1.2.2 自治组织机构 | 第17-18页 |
1.2.3 民主选举 | 第18-19页 |
1.2.4 纠纷解决方式 | 第19-21页 |
1.2.5 乡规民约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的评价 | 第23-39页 |
2.1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包含的特征 | 第23-26页 |
2.1.1 民主性 | 第23-24页 |
2.1.2 民族性 | 第24-25页 |
2.1.3 群体性 | 第25页 |
2.1.4 具体性 | 第25-26页 |
2.2 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的可继承性 | 第26-34页 |
2.2.1 实行了基层民主制度 | 第26-27页 |
2.2.2 对广西合寨村的有益影响 | 第27页 |
2.2.3 制度本土化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 第27-34页 |
2.3 对民国时期广西村民自治制度的否定性评价 | 第34-39页 |
2.3.1 民主监督缺失 | 第34-35页 |
2.3.2 行政主导色彩浓重 | 第35-36页 |
2.3.3 民主、法治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2.3.4 法制规范存在盲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村民自治制度对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9-46页 |
3.1 当代村民自治制度面临的困境 | 第39-42页 |
3.1.1 村委会职权行为失范 | 第39-40页 |
3.1.2 村委会法律地位的不确定 | 第40-41页 |
3.1.3 对村委会行为的监督与救济缺位 | 第41-42页 |
3.2 民国时期村民自治制度对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启示 | 第42-46页 |
3.2.1 将村民自治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中 | 第42-44页 |
3.2.2 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的并行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