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人事制度(职官)论文

南宋中央文官储才制度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4-28页
    一 选题的意义第14-18页
    二 何为"储才"——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3页
    三 南宋储才制度研究回顾第23-26页
    四 本文的研究重点第26-28页
第一章 北宋的储才制度第28-39页
    第一节 北宋以前的储才制度第28-29页
    第二节 北宋的馆阁储才制度第29-39页
        一、宋初馆阁的建立第29-33页
        二、馆阁储才的制度化尝试第33-37页
        三、北宋末期馆阁储才的恢复措施第37-39页
第二章 南宋储才制度的新格局第39-44页
    第一节 北宋馆阁储才制度的衰退第39-42页
    第二节 南宋的储才新格局第42-44页
第三章 南宋的六院四辖储才制度第44-69页
    第一节 六院四辖的沿革第44-46页
    第二节 南宋六院四辖的变化第46-49页
        一、六院的重建第46-47页
        二、四辖的设立第47-49页
    第三节 院辖官员的选任第49-55页
        一、院辖官的出身第50页
        二、院辖官的资历标准第50-54页
        三、院辖官的能力要求第54-55页
    第四节 院辖官的迁转第55-69页
        一、六院官的迁转第56-63页
        二、四辖官的迁转第63-66页
        三、院辖官的迁转路径第66-69页
第四章 六部架阁、监门储才制度第69-87页
    第一节 六部架阁、监门官的设置第69-71页
        一、六部架阁官的创阙第69-70页
        二、六部监门官的创阙第70-71页
    第二节 六部架阁、监门官的选任第71-78页
        一、六部架阁官的选任第71-75页
        二、六部监门官的选任第75-78页
    第三节 六部监门、架阁的迁转第78-87页
        一、六部架阁官的迁转第79-83页
        二、六部监门官的迁转第83-87页
第五章 宋代储才制度的矛盾与问题第87-99页
    第一节 南宋储才制度的选任困境第88-94页
        一、南宋储才官员除授制度的变化第88-90页
        二、堂除对储才制度的破坏第90-94页
    第二节 南宋储才制度的内在矛盾第94-99页
        一、储才手段与目的的背离第94-96页
        二、储才官员职能的丧失第96-99页
第六章 结论:进退失据的储才制度第99-102页
附录第102-133页
    1. 南宋登闻检、鼓院监官任职情况表第102-107页
    2. 南宋都进奏院监官任职情况表第107-111页
    3. 南宋官告院监官任职情况表第111-116页
    4. 南宋诸军、诸司粮料院干办官任职情况表第116-121页
    5. 南宋诸军、诸司审计司干办官任职情况表第121-124页
    6. 南宋文思院上下界提辖官任职情况表第124-126页
    7. 南宋左藏东西库提辖官任职情况表第126-127页
    8. 南宋杂买务杂卖场提辖官任职情况表第127-131页
    9.南宋榷货务都茶场提辖官任职情况表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彭宠之叛与建武初年政局
下一篇:春秋时期公室子弟的生活空间和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