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民国时代政治论文--国家行政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民国时期南京儿童救济事业转型研究(1912-1937)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15页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第10页
    二、学术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对象第12-13页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南京儿童救济事业转型的社会背景第15-27页
    一、南京天灾、人祸频繁第15-18页
    二、南京地区儿童救济机构匮乏第18-19页
    三、各地新型慈幼事业的兴起第19-22页
    四、“西俗东移”的影响第22-27页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南京儿童救济事业的转型第27-51页
    一、管理上:救济机关由官方化到民间化第27-37页
        (一) 经费来源的民间化第27-32页
        (二) 组织系统的去官僚化第32-34页
        (三) 官方的失败——“易长风波”第34-37页
    二、运作上:救济形式由消极救济到积极救济第37-43页
        (一) 教育的规范化第37-39页
        (二) 生活的有序化第39-40页
        (三) 毕业、就业的规模化第40-43页
    三、救济对象:救济的广泛化、严格化、社会化第43-51页
        (一) 来源地的广泛化第44-45页
        (二) 入院条件的严格化第45-47页
        (三) 参与活动的社会化第47-51页
第三章 民国时期南京儿童救济事业存在的问题第51-57页
    一、救济机构数目较少、经费较少第51-52页
    二、救济对象性别比例不平衡第52-53页
    三、救济机构规模较小、设备较差第53-55页
    四、职业教育不够发达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附录第58-71页
    表1 南京佛教慈幼院院董会执监董事履历表第58-59页
    表2 私立南京孤儿院董事一览表第59-60页
    表3 南京佛教慈幼院教职员一览表(1928年)第60-61页
    表4 南京佛教慈幼院现任教职员一览表(1934年)第61-62页
    表5 私立南京孤儿院职员一览表第62-63页
    表6 开国纪念第一贫儿教养院学生在外学习工艺种类分配表第63-64页
    表7 南京佛教慈幼院出院生就业状况比较表第64-65页
    表8 开国纪念第一贫儿教养院贫儿诞生地——省别分配情况表第65-66页
    表9 开国纪念第一贫儿教养院贫儿长成地——省别分配情况表第66-67页
    表10 南京佛教慈幼院院生籍贯一览表第67-69页
    表11 南京市救济机关及慈善团体调查表(1937年11月22日)第69-70页
    表12 1854-1937年间上海所存儿童教养机构一览表第70-7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1-74页
后记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公司并购中股权收购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