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民国时代政治论文

民国初期审判独立改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章 民国初期审判独立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5-17页
 一 清末民初审判独立的萌芽第15页
 二 对德国和日本的效仿第15-16页
  (一)来自德国的制度渊源第15-16页
  (二)对日本相关制度的考察第16页
 三 司法审判权力结构的转变第16-17页
第二章 民国初期之法院独立改革第17-23页
 一 影响民国初期法院独立的相关因素第17-18页
  (一)司法受地方政府制约第17页
  (二)审判独立受舆论制约第17-18页
  (三)司法受行政干预第18页
 二 民国初期法院独立改革的主要内容第18-23页
  (一)法院独立的制度保障第18-19页
  (二)法院设置第19-20页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第19页
   2.北洋政府时期第19-20页
  (三)大理院独立性的加强第20-21页
  (四)基层司法体制改革第21页
  (五)司法不党第21-23页
第三章 民国初期之法官独立改革第23-30页
 一 影响民国初期法官独立的相关因素第23-24页
  (一)受上级法官干预第23页
  (二)法官职务非专业化第23页
  (三)法官职业素养第23-24页
 二 民国初期法官独立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4-30页
  (一)法官独立审判的法律保障第24页
  (二)民初法官任职标准的形成第24-26页
   1.《暂行法院编制法》的免试条款第24-25页
   2.《法院编制法》中的任职禁止规定第25-26页
   3.《法官宜杜绝应酬令》对法官任职的要求第26页
  (三)法官考试制度的确立第26-27页
   1.民国初年的制度规定第26-27页
   2.北洋政府的制度规定第27页
  (四)法官的培训机制第27-28页
  (五)法官奖惩的制度化第28页
  (六)法官独立审判的保障制度第28-30页
第四章 民国初期审判独立之评析第30-36页
 一 审判独立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第30-31页
 二 审判独立未能被普遍确立的原因第31-36页
  (一)审判独立缺乏经济保障第31-33页
  (二)民主政治基础薄弱第33页
  (三)缺乏实现审判独立的文化环境第33-34页
  (四)军事和政党严重干预司法第34-36页
   1.军人干预司法第34页
   2.政党干预司法第34-36页
第五章 民国初期审判独立之启示第36-42页
 一 以国家控制能力为保障第36-37页
 二 以自主型改革为道路第37-38页
 三 实现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衡平第38-39页
 四 以民众参与为支撑第39页
 五 审判独立制度设计第39-42页
  1.在体制上保证行政司法权分离第40页
  2.在制度上健全审判独立保障机制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仲勋在西北时期的历史贡献研究
下一篇:老年出境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