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金代汉制封爵研究
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研究
明《大诰》与明代社会管理
汉代皇族管理研究--以专职职官为中心
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
清政府藏传佛教政策在漠北蒙古的影响--以达赖喇嘛和哲布尊丹巴地位变化为例
清代山东知县考论
民国时期“息讼会”与民间调解机制
清代台湾道、台湾道台与台湾社会研究
两汉政府决策信息采收渠道研究
民国末期儿童福利事业研究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民国时期河北地方政府与社会教育(1928-1937年)
民国时期与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立法比较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朝议制度研究
明代固原镇防务研究
元甘肃行省行政建置沿革及其战略地位的转变
乾隆时期笔帖式人员及其优待政策研究
西夏户籍档案整理与研究
马鸿逵时期宁夏地方行政与社会管理研究
元代西夏遗民研究
唐后期回鹘迁徙与民族融合若干问题研究
北宋马政研究
科举革废与华夏文明的近代转型
试述明代的旌表制度
论唐太宗的君道观
1925年山西省打房税运动研究
晚清中朝宗藩关系转变研究
后唐伶宦、后妃干政研究
吐蕃君臣关系研究
中国文治统一政府研究
孙中山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
郭嵩焘洋务观研究
民国政治中的中国青年党(1923-149)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略论--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的研究
两周时期采邑制度的演变
西汉五德实行论考
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
北朝后期军阀政治研究
汉晋间风俗观念与政治实践的互动
隋朝君臣关系研究
清代河南灾荒及其社会应对研究
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陆贽治国理念研究
论唐代社会救助问题
1934-1949年安徽新生活运动研究
清代徽州进士与徽州社会
袁世凯帝制与日本之应对
中国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