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笔帖式人员及其优待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乾隆时期笔帖式人员的来源与选拔 | 第11-24页 |
(一) 笔帖式人员的来源 | 第11-20页 |
1、官学生 | 第11-17页 |
2、其他类人员 | 第17-20页 |
(二) 笔帖式人员的选拔 | 第20-24页 |
1、考试 | 第20-21页 |
2、捐纳 | 第21-22页 |
3、任子 | 第22-23页 |
4、议叙 | 第23-24页 |
二、乾隆时期笔帖式人员的设置和职掌 | 第24-39页 |
(一) 各部院衙门笔帖式人员的设置 | 第24-35页 |
1、宗人府 | 第24-25页 |
2、六部 | 第25-27页 |
3、理藩院 | 第27页 |
4、都察院 | 第27-28页 |
5、盛京五部 | 第28-30页 |
6、内务府 | 第30-31页 |
7、武职衙门 | 第31-32页 |
8、将军衙门和各地驻防衙门 | 第32-33页 |
9、其他机构中笔帖式人员的设置 | 第33-35页 |
(二) 笔帖式人员的职掌 | 第35-39页 |
1、翻译文书 | 第35页 |
2、抄写工作 | 第35-36页 |
3、管理文书 | 第36页 |
4、传递军情 | 第36-37页 |
5、协助办理所在机构其他事务 | 第37-39页 |
三、乾隆时期对笔帖式人员的优待政策 | 第39-50页 |
(一) 笔帖式人员优待政策产生的原因 | 第39-41页 |
1、笔帖式人员在机构中的重要补充作用 | 第39页 |
2、笔帖式人员生计出现问题 | 第39-40页 |
3、笔帖式人员清语水平下滑 | 第40-41页 |
(二) 笔帖式人员优待政策 | 第41-50页 |
1、对笔帖式人员仕途的优待 | 第41-43页 |
2、对笔帖式人员考核的优待 | 第43-46页 |
3、对笔帖式人员俸禄及养廉银的优待 | 第46-47页 |
4、对笔帖式人员其他方面的优待 | 第47-50页 |
四、乾隆时期对笔帖式人员优待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 第50-54页 |
(一) 缓解了笔帖式人员的生计问题 | 第50-51页 |
(二) 提高了笔帖式及八旗人员的清语水平 | 第51-53页 |
(三) 调动了笔帖式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