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朝议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动态第9-14页
第一章 朝议的产生第14-22页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第14-16页
 第二节 早期国家及夏、商、西周时期第16-22页
  一、 早期国家时期:第17-19页
  二、 夏商西周时期第19-22页
第二章 春秋时期朝议的基本情况第22-33页
 第一节 春秋时期朝议实行的原因第22-25页
  一、 弥补王个人智慧的不足第22-23页
  二、 因事而议第23-25页
 第二节 春秋时期朝议的场所、时间、方式及主要内容第25-33页
  一、 春秋时期朝议的场所与时间第25-26页
  二、 春秋时期朝议的方式第26-28页
  三、 春秋时期朝议的主要内容第28-33页
第三章 战国时期朝议的基本情况第33-40页
 第一节 战国时期朝议实行的原因第33-35页
  一、 集体议事思想的普遍第33-34页
  二、 各国争霸的需要第34-35页
 第二节 战国时期朝议情况概述第35-40页
  一、 战国时期朝议的场所、时间与形式第35-36页
  二、 战国时期朝议的主要内容第36-40页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朝议的发展变化及历史影响第40-50页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朝议的发展变化第40-44页
  一、 朝议决策与卜筮第40-41页
  二、 参议人员的变化第41-44页
 第二节 春秋战国朝议的历史影响第44-50页
  一、 中央决策更加合理化第44-45页
  二、 秦汉继承并延及后世第45-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满文老档》数词研究
下一篇:跨文化宗教相遇与对话法则的多维探寻--潘尼卡宗教对话理论述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