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26页
 一、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4-21页
 三、本文的史料运用第21-24页
 四、本文主要内容第24-25页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5-26页
第一章 明清之前中国的漕运与漕仓第26-40页
 第一节 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与仓储第26-31页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漕运与仓储第31-37页
 第三节 明清之前漕运的特点第37-40页
  一 漕运量不稳定第37-38页
  二 漕运制度不完善第38页
  三 漕运弊端尚不严重第38-40页
第二章 明清京通仓的建置、沿革、粮数与修造第40-77页
 第一节 明清京仓的建置与沿革第40-49页
  一 明代京仓的建置沿革第40-45页
  二 清代京仓的建置沿革第45-49页
 第二节 明清通州仓的建置与沿革第49-55页
  一 明代的通州仓第50-53页
  二 清代的通州仓第53-55页
 第三节 明清京通仓粮数及变化第55-65页
  一 明代的漕运数与京通仓粮数第56-61页
  二 清代的京通仓粮数及其变化第61-65页
 第四节 明清时期京通仓的修造第65-73页
  一 明代京通仓的修造第66-70页
  二 清代京通仓的修造第70-73页
 第五节 小结第73-77页
第三章 明清时期京通仓的管理与运作第77-112页
 第一节 明清京通仓储的高层管理与机构设置第77-89页
  一 明代京通仓官员的设置及其历史演变第78-85页
  二 清代京通仓储管理机构的演变第85-89页
 第二节 明清京通仓储的基层管理者与劳役人员第89-98页
  一 明代京通仓的基层管理者与劳役人员第89-93页
  二 清代京通仓的基层管理者与劳役人员第93-98页
 第三节 明清京通仓储的日常运作第98-109页
  一 明代京通仓储的运作第98-102页
  二 清代京通仓储的运作第102-109页
 第四节 小结第109-112页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运河水次仓第112-144页
 第一节 明代的运河水次仓第113-131页
  一 天津水次仓第114-117页
  二 德州水次仓第117-120页
  三 临清水次仓第120-123页
  四 徐州水次仓第123-126页
  五 淮安水次仓第126-129页
  六 明代的其他运河水次仓第129-131页
 第二节 清代运河水次仓第131-141页
  一 临清、德州二仓第132-137页
  二 徐州、淮安二仓第137-140页
  三 江宁、凤阳二仓第140-141页
 第三节 小结第141-144页
第五章 明清时期京通仓与水次仓的功能及作用第144-201页
 第一节 京通仓与水次仓的政治功能第145-168页
  一 皇室宗藩人等对京通仓粮的消费第145-157页
  二 文武百官对京通仓粮的消耗第157-163页
  三 明清水次仓的政治功能第163-168页
 第二节 明清京通仓与水次仓的军事功能第168-178页
  一 明代京通仓与水次仓的军事作用第169-175页
  二 清代京通仓粮对京城驻军的供给第175-178页
 第三节 明清京通仓及水次仓的经济与社会保障功能第178-198页
  一 明代京通仓的社会保障功能第178-182页
  二 清代京通仓的赈济与保障作用第182-192页
  三 明清水次仓社会救济功能的发挥第192-198页
 第四节 小结第198-201页
第六章 明清京通仓与水次仓之弊第201-232页
 第一节 明代京通仓与水次仓弊端第201-212页
  一 明代监仓宦官与朝臣的斗争第201-206页
  二 宦官祸乱仓储的具体体现第206-208页
  三 其他势力对京通仓的危害第208-212页
 第二节 清代京通仓弊端第212-230页
  一 清代京通仓花户对仓储的危害第212-221页
  二 清代地棍与仓匪对仓储的危害第221-225页
  三 其他势力对京通仓的破坏第225-230页
 第三节 小结第230-232页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京通仓与水次仓火灾第232-247页
 第一节 明清仓储火灾律法及演变第232-234页
 第二节 明代的京通仓与水次仓火灾第234-237页
 第三节 清代的京通仓火灾第237-245页
  一 清前期的京通仓火灾第237-238页
  二 清中期的京通仓火灾第238-242页
  三 清末的京通仓火灾第242-245页
 第四节 小结第245-247页
第八章 明清基层社会的小型漕仓及闹漕、哄仓之争第247-276页
 第一节 明清时期小型漕仓的分布第248-257页
  一 山东境内的小型漕仓第249-252页
  二 南直隶境内的小型漕仓第252-255页
  三 其他有漕省份的小型漕仓第255-257页
 第二节 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的漕弊第257-265页
  一 明代基层社会的漕弊第258-260页
  二 清代基层社会的漕弊第260-264页
  三 明清漕弊之比较与漕运的变革第264-265页
 第三节 清代基层社会的闹漕与哄仓之争第265-276页
  一 清代运河区域的闹漕运动第266-271页
  二 长江流域有漕省份的闹漕斗争第271-276页
结语第276-281页
参考文献第281-288页
致谢第288-290页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第290页

论文共2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朝后期军阀政治研究
下一篇:清代漕运水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