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以河北省胡岳村为例
叔本华“意志”概念中的印度宗教与基督教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联系
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
美国20世纪的清教研究
1912-1958年上海基督新教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耶利米书》中的“新约”:对西奈之约的回归
拉辛格的圣事性教会学浅析
诺斯替主义反叛模式研究兼论启蒙运动中的诺斯替主义
世界的表与里--论德日进的神秘主义思想
追求互济与和平--试论太平洋战争前后的贺川丰彦
无神论的确立与东正教的衰落--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教关系
乡村都市化与基督教发展变化调查研究--以陕西省西乡县城关镇为例
创造与安息--从《圣经》看基督教的生态观
从《圣经》看基督教家庭教育的伦理思想
解放神学的本质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
天主教在吕梁的传播与影响
碰撞与融合--明清基督教对中国医疗文化的影响研究
基督教教会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的影响
论圣·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观
以色列先知研究
马相伯的宗教思想
宫泽贤治文学与基督教
DAP-R中文版修订及在中老年基督教信徒中的应用
关于当代农民归信基督教动因的研究--以山东省N村归信农民为个案
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政治和宗教意义
论西方哲学中的上帝观--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张力
基督教在近代陕北的传播研究--以三边地区为中心
转型期基督教信仰传播研究--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当代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东正教文化植入
《新约圣经》中的摩西形象研究
乔治·林贝克的后自由主义神学思想研究
来华传教士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清末民初的天主教地方社会研究--以山西潞安教区为例
基督教在中亚的现状研究
韩霖《铎书》思想研究
中国家庭教会个案研究
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
乡村基督教信仰动机研究--以冀南M村基督教教会为例
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以16世纪的英格兰为典型研究对象
《圣教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天主教(1912-1938)
多多那的宙斯神谕
“化洋入土”:基督教的本土化与包容性政治--基于河南Y村的田野调查
信仰与政治的角逐--对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后期历史的审视(1945-1950)
查尔斯·泰勒与世俗化理论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希伯来先知以利亚探究
拜上帝教—基督教本色化的初次尝试
论耶和华信仰与古代以色列律法传统的形成
基督教与西南信教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1840-1949)
探索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