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格的圣事性教会学浅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7页 |
| 一.教会与教会学 | 第6-8页 |
| 二.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 | 第8-11页 |
| 三.圣经中的教会学概念 | 第11-12页 |
| 四.研究思路与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第二章 拉辛格圣事性教会学渊源 | 第17-27页 |
| 一.七世纪以前的教会观 | 第17-19页 |
| 二.八世纪以后的教会观 | 第19-21页 |
| 三.宗教改革时期的教会观 | 第21-22页 |
| 四.梵蒂冈大公会议的教会学 | 第22-27页 |
| 1 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 | 第23页 |
| 2 梵二大公会议前的准备 | 第23-24页 |
| 3 当代教会学概念的发展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拉辛格圣事性教会学雏形 | 第27-36页 |
| 一."疏离"思想的形成 | 第27-30页 |
| 1 生平著述 | 第27-28页 |
| 2 圣俗疏离 | 第28-30页 |
| 二.圣事性教会学基本思想 | 第30-36页 |
| 1 共融概念的发展 | 第30-32页 |
| 2 教会的双重架构 | 第32-33页 |
| 3 圣事中的平衡 | 第33-34页 |
| 4 基督唯一的大司祭 | 第34页 |
| 5 围绕圣体圣事的子民教会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圣事性教会学的发展 | 第36-48页 |
| 一.梵二会议后的分歧 | 第37-39页 |
| 二.应对会后的分歧 | 第39-43页 |
| 三.在教会学上的体现 | 第43-45页 |
| 四.圣事性教会观的成熟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拉辛格圣事性教会学当代意义 | 第48-51页 |
| 文本注释 | 第51-56页 |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外文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