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26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7-9页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9-18页 |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第四节 论文的主题和结构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纸钱的起源 | 第26-61页 |
第一节 "大象其生":儒家"明器"观的起源 | 第27-32页 |
第二节 "冥冥何所需":从"明器"、"瘗钱"到"烧纸钱"的谱系 | 第32-41页 |
第三节 "通俗"与"流俗"之辨:明清丧葬礼俗中的纸钱 | 第41-49页 |
第四节 "礼仪的交织":晚明天主教传教士对纸钱的看法 | 第49-55页 |
第五节 "天上的财富":晚清传教士对冥钱的批评 | 第55-61页 |
第三章 锡箔的起源:民间传说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 第61-79页 |
第一节 "洪武皇帝的阴债":几个锡箔起源的故事 | 第63-74页 |
第二节 "百姓虽愚,谁肯以—金买一纸?":明代尚银思想与锡箔的起源 | 第74-79页 |
第四章 从锡、纸到锡箔:锡箔制造的原料与工艺 | 第79-103页 |
第一节 锡箔制造的原料 | 第80-86页 |
第二节 锡箔制造的工艺 | 第86-94页 |
第三节 箔工、砑户、贫女:锡箔的制造者 | 第94-103页 |
第五章 锡箔的商品化和江浙锡箔的现代产业网络 | 第103-136页 |
第一节 "杭箔"、"宁箔"与"绍箔":民国以前江浙锡箔产地 | 第103-109页 |
第二节 锡箔的商品化 | 第109-114页 |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江浙锡箔业的运作 | 第114-121页 |
第四节 上海与现代江浙锡箔产销的国内网络 | 第121-128页 |
第五节 "滇铜"与"荷兰锡":锡箔产业中的国际因素 | 第128-136页 |
第六章 反迷信运动与锡箔业:1927-1931年江浙锡箔特税案 | 第136-168页 |
第一节 "寓禁于征":锡箔特税的开征与国、地矛盾的凸显 | 第136-145页 |
第二节 "禁的善后":箔税收入分配中的省地矛盾 | 第145-153页 |
第三节 "禁"与"征"的矛盾:取缔迷信物品业办法与其变通 | 第153-163页 |
第四节 现代反迷信运动中的罪与罚:迷信税的法理问题 | 第163-168页 |
余论:锡箔业与地方社会 | 第168-179页 |
第一节 箔商:地方秩序的维护者 | 第169-174页 |
第二节 箔工:地方秩序的"破坏者" | 第174-176页 |
第三节 贫女:从事"迷信"物品生产的女性 | 第176-177页 |
第四节 结语 | 第17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8页 |
后记 | 第188-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