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晚清河南“末后—著教”案研究
晚清杭州城市历史形态研究--以《浙江省垣城厢图》的分析为中心
南阳地区学校教育的转型与嬗变(1840-1911)
咸同兵燹后(1864-1911)徽州重建研究--以徽州地方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同光时期甘肃绿营武官群体研究
晚清四川教案时空分布及其原因研究
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条约观
康广仁研究
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能静居日记》初探
晚清温州的鸦片问题--以禁烟与反禁烟为核心的考察
晚清察哈尔地区的教案研究--以“地亩争夺案”为中心
李鸿章平捻方略研究--以东捻军为例
晚清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研究--以桂北民间纠纷治理方式演变为视角
唐代防治腐败法律制度研究
道光时期两江总督与地方治理研究
晚清热河地区举人进士研究
曾璧光生平及著述辑考
社会事件与晚清上海华洋关系的建构--以两次四明公所事件为中心的研究
亦新亦旧:晚清前期中西内外合力塑造的淮军将领周盛传
晚清上海画报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晚清政府外交决策模式探析--以驻南洋领事设立为例
姚文栋边防思想研究
晚清海关年度贸易报告与西方经济思想的输入
晚清上海公共租界谳员研究
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研究
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
清末官制改革与社会舆论研究(1901-1911)
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商人研究
晚清政局与张荫桓
晚清南通士子与印尼华文教育研究
清末福建留日学生研究
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以竹枝词为探讨中心
文祥的外交活动及思想论述
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
晚清国防战略转型研究
“新”民与国“旧”--张之洞与何启、胡礼垣之间的中国首次人权争鸣
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研究
清代新疆省政治建设研究
同治陕甘回民起义与民国西海固回民起义“善后”比较研究
晚清中层京官的社会交往--以朱学勤为中心
逮捕、释放大院君李昰应研究
后藤新平与台湾警保体制的建立述论(1898-1906)
被“吃”掉的石弓山--关于皖北一座山丘消亡的社会学研究
晚清西学东渐中的受众研究--以早期维新派为中心的考察
晚清祁门胡廷卿家用收支账簿研究
李提摩太的西学著译研究
左宗棠治疆方略及名臣风范研究--以新疆事务文书为论域
张謇治淮事业研究
《能静居日记》研究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