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8-22页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9页 |
三、论文设计 | 第19-20页 |
四、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发生的背景 | 第22-28页 |
一、张家口地区的地域环境 | 第22页 |
二、张家口地区的传教历史 | 第22-24页 |
三、清统治阶层与西方教会势力的关系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类别和规模 | 第28-31页 |
一、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类别 | 第28-29页 |
二、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规模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典型示例分析 | 第31-40页 |
一、1861年宣化府的天主堂旧址归还案 | 第31-33页 |
二、1871年蔚州教案 | 第33-35页 |
三、1897年宣化府万全县文生孟士仁与教民杨世望等争地案 | 第35-37页 |
四、1900年张家口地区的义和团运动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特征和社会影响 | 第40-52页 |
一、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与直隶其他地区教案的比较 | 第40-44页 |
二、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特征 | 第44-49页 |
三、晚清张家口地区教案的社会影响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