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8-15页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第8-9页
    (二)概念界定第9页
    (三)研究现状第9-14页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14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一、经世文编概述第15-23页
    (一)经世文编的编纂概况第15-17页
        1.第一部经世文编及其补编第15页
        2.洋务时期的三部经世文续编第15-16页
        3.维新时期的各部经世文编第16-17页
        4.新政时期的经世文编第17页
    (二) 经世文编中有关吏治思想的文本介绍第17-23页
        1.第一部经世文编及其补编的吏治思想概况第19页
        2.洋务时期三部续编的吏治思想概况第19-20页
        3.维新和新政时期经世文编的吏治思想概况第20-22页
        4.各部文编吏治思想综述第22-23页
二、经世文编中的治吏说第23-45页
    (一)养廉论第23-30页
        1.严惩贪墨、培养廉洁的官员第23-26页
        2.厚养廉议第26-30页
    (二)名实说第30-35页
        1.官员处理政事要讲求实际效果第30-33页
        2.重视名器第33-35页
    (三)裁减冗员第35-45页
        1.清本政源第35-40页
        2.裁减冗官冗吏第40-42页
        3.分职重禄第42-45页
三、经世文编中的居官说第45-64页
    (一) 官宜久居论第45-49页
        1.官宜久居的重要性第45-48页
        2.节约用度第48-49页
    (二) 人地相宜说第49-54页
        1.原因分析第50-52页
        2.适宜原则第52-54页
    (三) 称职在于勤学说第54-64页
        1.州县官员要躬亲政事第54-57页
        2.同僚、上下属之间要友好相处第57-59页
        3.剔除奸邪第59-64页
四、经世文编中的选吏原则第64-83页
    (一) 捐官说第64-70页
        1.捐官的危害第64-66页
        2.禁止捐官第66-68页
        3.变通捐例第68-70页
    (二)课吏论第70-75页
        1.官员应分部学习第70-72页
        2.实试观政第72-75页
    (三) 慎用牧令说第75-83页
        1.牧令的重要性:牧令乃是亲民之官第75-77页
        2.谨慎选择贤能的牧令第77-79页
        3.牧令应该躬亲实践、以身作则第79-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后记第88-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标法的历史基础》第七章翻译报告—英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方法及技巧
下一篇:中国反恐报道研究--以《环球时报》反恐报道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