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南阳地区学校教育的转型与嬗变(1840-1911)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第8-10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0-13页
    三 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第13-14页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的成就和不足第14-30页
    第一节 学校发展的基本状况第14-20页
        一 官私并存体制下的教育机构第14-18页
        二 传统教育的衰微——以宛南书院为个案第18-20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和民间对办学的投入第20-25页
        一 地方官员的兴学之举第20-23页
        二 民间人士和团体的捐办助学第23-25页
    第三节 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困境第25-30页
        一 社会环境的不适宜性第25-26页
        二 最后的苦守与延缓第26-30页
第二章 清末新政后的调整与转型第30-56页
    第一节 新政的实施与教育的转型第30-40页
        一 教育行政的改良第30-31页
        二 私塾的改良第31-32页
        三 各类新式学堂的成立第32-40页
    第二节 官督民协下教育的前进第40-50页
        一 官方主导和精英群体的推动第40-43页
        二 私人助学办学的热潮第43-46页
        三 张嘉谋的教育贡献第46-50页
    第三节 教育发展的局限性第50-56页
        一 改革调整的不彻底第50-51页
        二 学堂中存在一些问题第51-53页
        三 区域内发展的不平衡第53-56页
第三章 综观两段时期教育的发展及启示第56-65页
    第一节 新政前后教育的发展第56-59页
        一 教育发展的差异性第56-58页
        二 新旧之学的一致性第58-59页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发展与南阳地区辛亥革命第59-61页
        一 革命思想的宣传第59-60页
        二 鼓励热血青年投身革命第60-61页
    第三节 对现代教育实践及改革的启示第61-65页
        一 教育发展的经验第61-63页
        二 对教育实践及改革的启示第63-65页
结语第65-67页
附录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与研究--以城市中的公园与居住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辨状论质”及气、味数字化的砂仁药材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