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光绪朝黄河河工经费管理内容研究
清末湖北警政建设问题研究(1902-1911)
晚清时期潮汕地区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晚清华洋船碰纠纷研究
戊戌变法后维新派对日本的认识--以《清议报》为中心
洋扰中的天朝--西方侵扰朝鲜与清政府的应对
清后期义宁州土客诉讼案卷整理与研究
江苏官书局研究
李瀚章内政与涉外活动研究(1865-1895)
咸丰年间皖北地区团练研究
从清末新政看清末民变
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
《清议报》韩国论说研究
循吏之治:蒯德模与太平天国运动后的苏州
晚清时期列强在华治外法权问题研究
晚清辽阳士绅与奉天政局
日俄战后清政府挽救东北危局的联美外交
晚清立宪派的政治取向研究
从张荫桓之死看晚清政局
黄彭年研究--以直隶时期为中心
国会请愿运动中督抚与立宪派国会观异同的历史考察
清末黑龙江咨议局研究
1864-1871年新疆伊犁民变研究
王文韶督直研究
1851-1871年新疆筹饷变化研究
稿本阎敬铭友朋书札整理
武夷茶叶对英贸易研究(1843-1894)
晚清江西籍旅外官绅群体研究
晚清时期美国“庚款兴学”政策研究
恢复与重建:晚清吐鲁番的土地清丈、整理田赋和农业发展
潘祖荫为官施政举措初探
传教士在晚清的法律活动与贡献
晚清时期传教士中国佛教观--以《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的探究
自然灾害与移民冲突--咸丰同治年间苏鲁湖团案
伦理情境下的博弈、仪式与象征——关于清朝中晚期士绅和庶民生活的个案研究
晚清驻英使臣对外观念研究
论李鸿章宗藩关系观念的近代变异
论郭嵩焘在晚清湖湘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晚清铁路路网规划思想研究
晚清的民众教化--以《宣讲拾遗》为观察视角
林绍年与云南
晚清江苏海防炮台建设研究
晚清捐纳与官商合流
社会学视野下的晚清乡村--以景廷宾起义为个案的研究
清末十年教案概观
晚清“蛮防”研究
《东方杂志》与清末实业思想(1904-1911)
晚清重臣陶模研究
晚清东北地区的商人研究
清季尚武思潮研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