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1 安身立命:周盛传的乡土与家族意识 | 第16-25页 |
1.1 肥西三山民团:周氏昆仲拒贼保乡 | 第16-18页 |
1.2 乡土情结:回归与回馈 | 第18-21页 |
1.2.1 平捻之前本拟解甲归田 | 第18-19页 |
1.2.2 回馈乡里:基础建设和报效学额 | 第19-21页 |
1.3 治家理念:贯穿终始的孝道 | 第21-25页 |
2 三山团首、淮系“盛军”与海防将领:周盛传的多重身份 | 第25-31页 |
2.1 肥西三山民团与淮军“盛军”形成 | 第25-26页 |
2.2 “盛军”乡土特色:盛军“训勇歌”和“裁勇辞” | 第26-29页 |
2.3 海防将领:“盛军”转入北洋海防体系 | 第29-31页 |
3 天职正责与“奇技淫巧”:周盛传在军事领域的“经世致用” | 第31-47页 |
3.1 天津小站种稻练兵:中国传统下的屯垦戍边 | 第31-33页 |
3.2 洋为中用的军事操典 | 第33-40页 |
3.3 海陆兼防的海防观:现代军事观念 | 第40-43页 |
3.4 中法战争:中国传统观念下的主战 | 第43-47页 |
4 驾轻就熟与半生不熟:周盛传的作为和限度 | 第47-56页 |
4.1 民生事务的驾轻就熟 | 第47-50页 |
4.2 西洋技艺的洋为中用 | 第50-53页 |
4.3 格致之理的附会与臆测 | 第53-56页 |
5 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一 | 第66-89页 |
附录二 | 第89-9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