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李鸿章“和戎”思想及其在边防建设中的实践
曾国藩法律思想研究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马丕瑶的为官思想与实践
吴汝纶的人际关系与其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
试论李续宾
梁诚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
清代山东疫灾的时空分布及其社会影响与反馈
晚清灯塔建设与管理
嬗变中的两湖书院--以课程变革为中心
晚清海权观念的变迁
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清末矿务铁路总局--基于矿业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
左宗棠经世致用思想的实践与局限--以兰州机器织呢局的创办为例
晚清政府接受和运用国际法过程中的失误研究--以公法的引进和中法战争为例
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研究
从儒家“中和”思想看晚清外交中的和战交锋--以李鸿章、张之洞为典型的考察
贾步纬天文工作研究
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晚清绅士家庭的孩子们(1880-1910)
晚清汉译地理图说考述
晚晴“以礼代理”思想研究
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以山东省为考察对象
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
晚清内蒙古蒙古族民族主义思潮析论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藏政策的演变
中日修约之比较
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乡经济的影响
晚清绅商及其民族意识研究--基于财政史视角的分析
周村开埠研究--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近代中日两国修约之比较分析
周馥主政山东研究(1902-1904)
晚清在英属殖民地设置领事馆研究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研究
晚清国人对政体问题的认识
近代域外人中国行纪里的晚清镜像--以冈千仞《观光纪游》为中心
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基于若干报刊的考察
论清末禁烟运动对清末新政的影响--基于财政方面的研究
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比较(1862-1875年)--文士与武士的差异
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
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
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
晚清两湖地区州县行政研究
文人·官员·社会变革--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
胡林翼人才思想研究--以胡林翼在湖北主政期间为视点
清流与晚清政治变革
晚清彩票与社会研究
晚清广西士人赵炳麟研究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研究(1875-1911)
言官与清末新政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