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和戎”思想及其在边防建设中的实践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前言 | 第6-10页 |
| (一) 选题意义,目的 | 第7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7-9页 |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 一、李鸿章在海塞防之争中的主张 | 第10-16页 |
| (一) 海塞防之争的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李鸿章与海防论 | 第11-14页 |
| (三) 李鸿章持海防论的原因 | 第14-16页 |
| 二、李鸿章在中俄伊犁危机的主张 | 第16-24页 |
| (一) 《里瓦几亚条约》的签订 | 第16-17页 |
| (二) 李鸿章建议接受“崇约” | 第17-20页 |
| (三) 李鸿章筹划边防以及推动修约 | 第20-24页 |
| 三、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主张 | 第24-41页 |
| (一) 李鸿章对中法越南事宜的分析 | 第24-27页 |
| (二) 李鸿章与中法前期谈判 | 第27-31页 |
| (三) 李鸿章的战而后和策略 | 第31-37页 |
| (四) 李鸿章与《中法新约》 | 第37-41页 |
| 四、李鸿章与边疆地区的边防建设 | 第41-50页 |
| (一) 完善通信,架设电报线 | 第41-46页 |
| 1、西南地区 | 第43-44页 |
| 2、北方地区 | 第44-45页 |
| 3、西北地区 | 第45-46页 |
| (二) 吉林枪炮局 | 第46-47页 |
| (三) 开办漠河金矿 | 第47-50页 |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