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咸同年间地方督抚权力的演变--以江西为例
清后期粤澳关系研究(1839—1851)
《清末教案》的法律分析
清末陆军四级制军事学堂体系研究
晚清奉天开发研究
晚清“迁都”问题研究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甲午战后中国外交(1895-1899年)
朱一新的学术与生活
船难救助与纷争--对中国水域的西籍船难事件的考察(1872-1879)
巴夏礼与中英关系(1841-1861)
晚清驻外使馆的历史考察
曾国藩对两淮盐务治理之研究
晚清东南亚契约华工研究
现代化变革中的国家表现--对晚清的解读
宋庆述论
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晚清南洋大臣群体研究
晚清湖南商事习惯的变迁--以《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为中心的考察
胡林翼军事思想述论
论1896-1905年间清政府由亲俄到疏俄政策的嬗变
晚清时期湖南慈善事业研究(1840~1911)
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论晚清实业的外债问题
晚清三次变革与历史启示
从帕米尔问题看清朝对新疆的认识与政策
刘长佑其人及思想性格特征
咸同时期湖南社会军事情结研究
晚清政治精英的博弈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开明满族政治家文祥研究
经学·实学·西学--成本璞学术思想论衡
和外治内--晚清重臣周家楣研究
晚清苏鲁边界地区社群关系及地方秩序变动--庞三杰与大刀会
郑观应思想研究
国际法的输入与晚清驻外使节制度近代化
徐世昌的边政思想与治边措施
清代浙江厘金研究
晚清重商思想研究
崇厚与晚清政治述论
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以1895-1898年初督抚的自强活动为中心
晚清政治困局与决策研究--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中心
湘系集团中的刘蓉
真实与扭曲--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晚清福建社会之研究
《德宗景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
风水与晚清福建教案
曾国藩湘军筹饷问题研究
走向中国近代化的尝试——张斯桂研究
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研究
社会动荡与士绅转型--以晚清萍乡士绅为研究中心
郑观应荒政思想研究
江西谘议局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