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丕瑶的为官思想与实践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马丕瑶的赈灾思想与实践 | 第12-23页 |
(一) 马丕瑶对赈灾的思考 | 第12-13页 |
1、晚清时期灾荒情况述略 | 第12页 |
2、马丕瑶对赈灾的思考 | 第12-13页 |
(二) 治理“丁戊奇荒” | 第13-18页 |
1、“丁戊奇荒”概述 | 第13-14页 |
2、马丕瑶治理当地“丁戊奇荒” | 第14-18页 |
(三) 治理汾河水患 | 第18-19页 |
1、汾河水患概述 | 第18页 |
2、马丕瑶治理汾河水患 | 第18-19页 |
(四) 对马丕瑶赈灾措施局限性的探讨 | 第19-23页 |
1、赈济灾民效果有限 | 第19页 |
2、具有封建迷信思想 | 第19-20页 |
3、与李鸿章治理“丁戊奇荒”的比较 | 第20-23页 |
二、马丕瑶的洋务思想与实践 | 第23-29页 |
(一) 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23-25页 |
1、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形成 | 第23页 |
2、马丕瑶洋务思想的特点 | 第23-25页 |
(二) 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实践 | 第25-27页 |
1、促进农业商品化 | 第25-26页 |
2、主张保护在外商人,发展对外贸易 | 第26页 |
3、开办工矿企业 | 第26-27页 |
(三) 马丕瑶洋务思想的成因 | 第27-29页 |
三、马丕瑶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 第29-35页 |
(一) 重视得人 | 第29-30页 |
1、储备人才、富有忧患意识 | 第29页 |
2、奖罚分明 | 第29-30页 |
(二) 革除陋弊 | 第30-31页 |
(三) 惩贪倡廉、不畏权贵 | 第31页 |
(四) 重视教化 | 第31-35页 |
1、以科举教化民众 | 第32页 |
2、以教育教化民众 | 第32-33页 |
3、以道德观念教化民众 | 第33-35页 |
四、与同时期其他地方官员吏治的比较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