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地缘网络文化认同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以台湾桂籍为例
中央苏区婚姻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新桂系统治初期广西教育经费研究(1926-1937年)
中央卫生委员会研究(1929-1931)
民国时期贵州公路交通研究(1927-1945)
日军占领海南时期对黎族地区的经济掠夺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研究(1944-1949)
抗战时期江西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初探
大革命前后中共与景德镇的工人运动
中央苏区青年运动机制研究
基于经济视阈下的湘西匪患研究(1912-1951)
抗战记忆与中共政治认同的建构(1938-1946)
新桂系时期中央对广西金融业的影响研究
冀南银行管理制度研究(1939-1948)
蒙疆学院始末研究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战特点及影响研究
北上知识分子的心路转变研究--以《北游日记》等私人记录为个案
解放战争时期北满根据地税收制度的研究
《真理》研究
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研究
“中体西用”思想与新生活运动
抗战时期冼星海音乐思想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生产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储运研究
20世纪30年代《申报》对新生活运动的舆论宣传
民国旅行指南文献初探
段绳武与抗战时期的荣誉军人安置
抗战时期荣誉军人垦荒问题研究
南洋华侨排除阻力支援国内抗战研究
日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殖民统治与掠夺
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长研究
论1945-1949年解放区的土地政策--制度变迁的视角
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研究(1929-1949)
军工厂内迁对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化的影响--以兵工署第二十五厂为例
天府煤矿研究(1938—1945)
抗战时期大后方汽车工业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抗战时期重庆市冬令救济研究(1938-1945)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研究
中央气象局《天气旬报》研究(1942-1947)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构想的历史审视
中东路事件与中国对外关系走向影响研究
红军东征与中共中央应对时局策略探析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兵组织建设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区法制建设研究(1940-1945)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山西女兵连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工业合作思想研究--以<工业合作>月刊为中心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与实践
符号科举研究(1905-194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令部研究(1938-1945)
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