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和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5 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 传统的木渡及近代轮渡 | 第16-20页 |
2.1 传统的木渡及木渡经营形式 | 第16-17页 |
2.2 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萌芽 | 第17-20页 |
3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发展因素分析 | 第20-27页 |
3.1 抗战爆发人口猛增 | 第20-21页 |
3.2 重庆城市的发展 | 第21-22页 |
3.3 政府的扶持 | 第22-25页 |
3.3.1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第22-25页 |
3.3.2 对轮渡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 第25页 |
3.4 各轮船公司的支持 | 第25-27页 |
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发展状况 | 第27-48页 |
4.1 抗战时期创办的轮渡企业 | 第27-28页 |
4.1.1 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 | 第27页 |
4.1.2 渝工轮渡股份有限公司 | 第27-28页 |
4.2 航线的开辟 | 第28-31页 |
4.3 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经营 | 第31-35页 |
4.3.1 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性质的转变 | 第31-32页 |
4.3.2 渡轮与囤船的增加 | 第32-33页 |
4.3.3 营业状况 | 第33-35页 |
4.4 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管理 | 第35-48页 |
4.4.1 各行政机构对轮渡事业的管理 | 第35-39页 |
4.4.2 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 | 第39-48页 |
5 重庆城市轮渡事业发展之局限因素分析 | 第48-59页 |
5.1 军事方面—日本的轰炸 | 第48-51页 |
5.2 经济方面 | 第51-53页 |
5.2.1 物价猛涨 | 第51-52页 |
5.2.2 开支膨胀 | 第52-53页 |
5.3 管理方面 | 第53-56页 |
5.3.1 安全事故 | 第53-55页 |
5.3.2 腐败现象严重 | 第55-56页 |
5.4 行业竞争 | 第56-59页 |
5.4.1 船帮的阻挠 | 第56-57页 |
5.4.2 新式交通的冲击 | 第57-59页 |
6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轮渡事业的影响 | 第59-65页 |
6.1 对重庆公共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 第59-60页 |
6.1.1 成为水上公共交通新形式 | 第59页 |
6.1.2 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 第59-60页 |
6.2 大轰炸时期对疏散工作的贡献 | 第60-65页 |
7 结语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