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论文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战特点及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依据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四)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中国本位文化论战概述第17-29页
    (一)论战的背景第17-19页
        1. 民族危机的深重第17-18页
        2.对中西文化的重新比较与思考第18-19页
    (二)论战的过程第19-23页
        1.论战的酝酿阶段第19-20页
        2.论战的高潮阶段第20-22页
        3.论战的尾声阶段第22-23页
    (三)论战的内容第23-29页
        1.文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内涵第23-25页
        2.中西文化的优劣第25-26页
        3.建设中国新文化的途径第26-29页
二、中国本位文化论战的特点第29-46页
    (一)论战内容丰富第29-34页
        1.对一些文化问题的认识更深刻第29-32页
        2.新话题的出现第32-34页
    (二)学术论争中夹杂着官方诱导第34-40页
        1.国民党推行的文化政策第34-35页
        2.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措施第35-38页
        3.论战中的国民党“御用文人”第38-40页
    (三)涉及人员范围广泛第40-46页
        1.多领域人员的参与第40-42页
        2.论战阵线不清晰,呈混战局面第42-44页
        3.马克思主义者鲜少直接参与,但关注很多第44-46页
三、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对国共两党文化政策的影响第46-55页
    (一)对国民党文化政策的影响第46-49页
        1.进一步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文化建设总原则第46-47页
        2.加强了国民党文化统制第47-49页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第49-55页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49-50页
        2.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提供了思想资源第50-55页
四、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第55-59页
    (一)文化建设必须以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第55-56页
    (二)文化建设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第56-57页
    (三)用批判、审视的态度借鉴西方文化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波分复用技术在清远地区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基于板块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动态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