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绪论 | 第10-40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3-25页 |
| 三、“国家意识形态”概念说明 | 第25-40页 |
| 第一章 儒学在中华民国政府初期国家意识形态中的起伏 | 第40-62页 |
| 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传入及其对儒学的排斥 | 第40-47页 |
| 二、保守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儒学的复兴 | 第47-59页 |
| 三、国家意识形态过渡期的政治幻象与国家命运 | 第59-62页 |
| 第二章 “打孔家店”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捩 | 第62-78页 |
| 一、新文化运动“打孔家店”的意义指向 | 第62-72页 |
| 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迷茫和停顿 | 第72-74页 |
|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三足鼎立 | 第74-78页 |
| 第三章 儒学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中的重生 | 第78-113页 |
| 一、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成熟及其对儒学的吸收 | 第78-91页 |
| 二、儒学化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推行 | 第91-108页 |
| 三、精英政治的新意识形态 | 第108-113页 |
| 余论 | 第113-118页 |
| 一、儒学在当代中国的位置 | 第113-115页 |
| 二、三分一统再造文明 | 第115-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