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一) 近代土地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9-11页 |
| (二) 乡村控制力量与乡村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三) 乡村调查类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六、天长地区概况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近代天长地区乡村共同体的地权背景 | 第16-25页 |
| 一、土地占有与土地使用 | 第16-20页 |
| (一) 地权分配 | 第16-19页 |
| (二) 土地使用 | 第19-20页 |
| 二、租佃制度 | 第20-22页 |
| 三、雇佣关系 | 第22-23页 |
| 四、民间借贷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近代天长地区乡村共同体下的乡村政权与乡村领袖 | 第25-42页 |
| 一、近代乡村政权的变迁 | 第25-27页 |
| 二、近代天长地区的乡村政权的发展 | 第27-29页 |
| 三、乡村领袖 | 第29-33页 |
| 四、乡村共同体与乡村政权、乡村领袖 | 第33-42页 |
| 第三章 近现代及当代天长地区乡村共同体特征体现 | 第42-55页 |
| 一、关于共同体的讨论 | 第42-46页 |
| (一) 共同体的概念 | 第42-43页 |
| (二) 有关中国村落共同体的争论 | 第43-44页 |
| (三) 乡村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 第44-46页 |
| 二、近现代及当代天长地区乡村共同体特征体现 | 第46-55页 |
| (一) 从近现代乡村领袖的社会活动考察天长地区乡村共同体 | 第46-49页 |
| (二) 天长地区现当代社会中乡村共同体特征体现 | 第49-55页 |
|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