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

近代科举变革舆论研究--以笔记为中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3页
    一、笔记中的科举形象建构第9-15页
    二、近代变革舆论形成的因素第15-18页
    三、科举变革舆论的研究状况第18-23页
第一章 近代科举变革的舆论发轫第23-37页
    第一节 社会情绪的不满表达第24-27页
        一、对制度不公的不满第24-25页
        二、对制度僵化的不满第25-27页
    第二节 主张变革的舆论声音第27-32页
        一、议改八股第27-29页
        二、别设专科第29-30页
        三、开设算学第30-32页
    第三节 固守旧制的舆论声音第32-37页
        一、固执保守的观念第32-34页
        二、不可动摇的信仰第34-37页
第二章 以戊戌为中心的舆论高潮第37-50页
    第一节 变通文科考试第37-42页
        一、废八股改策论第38-40页
        二、更改考试程式第40-42页
    第二节 纳实学于科举第42-45页
        一、书院改学第42-44页
        二、开经济特科第44-45页
    第三节 罢废武科制度第45-50页
        一、一无可取的武科第46-47页
        二、变革武举的呼声第47-50页
第三章 从渐废到立停的舆论指向第50-61页
    第一节 新政时期渐废的改革取向第50-53页
        一、渐废科举的变通第50-52页
        二、乡试展期的争论第52-53页
    第二节 由渐废到立停的舆论博弈第53-57页
        一、学堂与科举之争第53-55页
        二、立停科举的契机第55-57页
    第三节 由改革到废除的社会反响第57-61页
        一、由《金陵卖书记》看应考士子的反应第57-58页
        二、面对科举变局的士子舆论第58-61页
第四章 科举废除以后的舆论动态第61-69页
    第一节 反思的共识第61-64页
        一、旧科举的怀念第61-62页
        二、新学堂的弊端第62-64页
    第二节 舆论的转向第64-69页
        一、科举废后的遗留问题第64-66页
        二、科举制度的功能延续第66-67页
        三、舆论的消逝与升华第67-69页
余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商会研究(1931-1945)
下一篇:豫丰纱厂研究(193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