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娼妓治理问题研究(1927-1937)
16-19世纪中叶的女性与出版
唐宋时期来华日僧之比较研究
改变与认同: 瑞华浸信会与山东地方社会
明代倪谦与朝鲜的文化交流及贡献
关于张良若干问题的释疑及其后世形象传播浅析
春秋晋国范氏家族研究
北魏佛教经典诠释与世俗社会张力--以昙曜、昙靖、法庆、法羽为主的考察
山东取缔会道门运动研究
明后期松江府僭礼逾制现象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粮食斗争
“文革”后期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整顿与改革研究
金熙宗略评
吉长地区朝鲜移民研究(1910-1949)
赵汸《春秋》义例学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地方财政研究(1927-1937)
冀南西豆庄农业生产变迁研究(1923-2013)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
时代变动下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研究(1925-1951)
近代云南沿边土司地区的制度解构与社会变迁研究
宋代宰府僚吏研究
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
清代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的区域演进与历史进程研究
空间与时间:北魏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研究
宋代女性价值观研究--以士大夫阶层女性为中心
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
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知识分子与三大学运
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
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研究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以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例
清代边疆地区“汉奸”问题研究--以西南边疆为中心
西汉至南朝西南边疆管理体制研究
君师权力的崛起:朱元璋与明初太学空间重构
《遗山文集》与金史研究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
唐蕃使者交聘研究
何为新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认知”之主要内容与特征
清朝非省边疆地区法治建设与臣民(国民)意识整合
西夏职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
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的基督教教育--以北平教会中小学为中心(1937—1945)
八旗谱牒中的满族伦理道德生活研究
晚清汕头港糖业贸易研究
明清时期福建药材贸易研究
明清山东东昌府进士研究
中央苏区赤色体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清代《长宁县志》的编纂与地方宗族研究
徐国史影考述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