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交通部重庆电话局研究(1938年7月-1943年1月)
明清苏州文人园林的建构与转型--以士大夫交游活动为视角
明代中朝医药交流研究
民初新女性形象建构--以《女铎》为中心的分析(1912-1922)
抗战期间中共利用国际因素化解国共关系的三次严重危机研究
明代白族分布及历史源流探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转变研究--由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
长征时期扩红运动研究
清前期滇西云龙地区的盐井与地方社会
一九五六年朝鲜“八月事件”研究
《请缨日记》选注
《北户录》研究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民族关系研究--以楚雄地区为例
胡佛研究所藏张嘉璈日记手稿本研究(1935-1949)
广西建设研究会研究(1937-1944)
清末民初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社会
清末民初中葡澳门勘界地图初步研究--以《澳门专档》所见地图为中心
近代昆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研究--以图书馆、公园和电影院为例
乡间的守望者--清代士绅郑光祖研究
申时行及其《书经讲义会编》研究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研究
生产与生活:1958-1961年的上海里弄食堂
近代临沧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城市意象展示与旅行者感知--以1930年代上海旅行指南为中心
晚清广东典当业初探--以近代报刊为中心
近代东北土匪及其与日本关系研究
两汉河南郡(尹)研究
唐代东南藩镇与东南地区经济研究
抗战胜利后葫芦岛日侨俘遣返问题研究
两汉陈留郡研究
清前期江南地区“富民”阶层研究
18世纪的云南铜矿业研究
明代廷推制度考析
顾起元与《客座赘语》初探
莱夷与莱国历史述论
近代菏泽地区灾荒及救济研究
朱明镐《史纠》考据史学探微
中日近代早期科技观比较
信丰苏区研究
元代文化政策研究
明代宗室的文化成就研究
东汉扶风马氏家族研究
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
中国国民党党报新闻伦理思想研究(1927-1949)
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31-1937)
家族与慈善:近代吴江施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
从祭雨卜辞看商代诸神崇拜和人神关系
东汉的河北势力研究
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化娱乐消费初探(1912-193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租界公用事业交涉研究(1927-1937)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