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对近二十年“重写文学史”的研究与反思
战争烽火中的学生文艺--论抗战时期的重庆校园文艺社团
申涵光年谱新编
贞观朝宫廷文化文学活动及文学思想考论
从金谷到兰亭--文会在两晋文学史上的意义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刘过交游考
「明报副刊」文学考
宋琬事迹征略
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沉稳的学理探求--1919~1922年:五四时期新潮社的观念转变研究
《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
东晋南朝隋唐诗僧丛考
小说译入的源文本选择研究(1978-2000)--意识形态、诗学及经济因素
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关于当代文学史学科建设
论南朝文人集团
士人身份的分裂--以北宋士人为中心对官吏和文人双重身份的考察
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
试论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阿英:新文学史料学的开拓者
《毛诗序》创作年代及作者之考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芥川龙之介(1921年——1949年)
新潮社研究
中国知识分子对泰戈尔来华事件的误读--以东西文化观为中心
电影《武训传》事件与共和国文学语境的生成
中共南方局的文艺策略
顾瑛生平、雅集、交友研究
略论“煨桑”的来历及桑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
宋祁诗文系年及行实考述
文学史意义上的“文学自觉”再探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十七年”的传播与接受
欧阳詹年谱及作品系年
元前曹植接受史
探寻文学史书写之路
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论梁启超文学革命的尴尬
南朝女作家丛考
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
清代作家屠绅生平、著作研究
论梁启超的文学史思想
西汉文学系年
南北朝文学史料述论
魏晋文学史料述略
《黄金史》与《蒙古源流》之文学性比较研究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
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
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
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
“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