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现代》杂志研究
《全后周文》编年考
《全北齐文》编年考
沈曾植年谱长编
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研究
北宋新学与文学
前期《小说月报》与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
《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史
张说考论
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
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
建安文学专题研究
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程敏政年谱
关于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几个问题的探讨
20世纪中国新诗大众化运动考察
论抗战时期“文协”分会的活动
论老舍“文协”时期的创作活动
论“文协”在重庆的活动
郭祥正交游考述
古文运动的社会背景
蔡邕文学活动综论
遭遇历史--论朦胧诗的现代性追求
《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王闿运文学复古思想研究
晚清女性生存发展的文学想象——以四大小说期刊为例
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研究
论《申报·自由谈》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谢朓诗歌齐梁隋唐接受史
李杜与玄肃权争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
《乐府诗集》成书研究
《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
《唐音》简论
论明清伊索寓言汉译本的”讹“现象
方回《瀛奎律髓》研究
唐人应试诗题考论
戴複古年谱
苏辙《诗集传》新探
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
论《史记》在宋代的接受
略论傅斯年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想
变革与局限--南社文化论
现代都市未成型时期的市民文学--《礼拜六》杂志研究
永明文学及其在梁、陈的流变
语言的困境--“五四”语言变革及其现代性的悖论
在艰难中行进--从“孤岛”、延安和新时期的三次纷争看鲁迅杂文的历史命运
“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互动关系初论
整理国故: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