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导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太宗朝馆阁学士制度浅论 | 第12-22页 |
| 第一节 学士制度溯源简述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唐初文学馆及弘文馆设立的现实政治目的 | 第13-17页 |
| 一 秦府文学馆 | 第13-14页 |
| 二 弘文馆 | 第14-16页 |
| 三 崇贤馆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文学馆与弘文馆臣的文学文化活动及意义 | 第17-22页 |
| 一 校书注经与奠定南学在唐初经学中的主导地位 | 第17-18页 |
| 二 修史撰论及史家文论特色之体现 | 第18-20页 |
| 三 制礼设乐与文治政策之推行 | 第20-21页 |
| 四 教授生徒与贵族教育融入科举制度之初创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唐太宗的文学主张及创作与其对初唐诗风的影响 | 第22-32页 |
| 第一节 作为政治家的唐太宗的文学观 | 第22-27页 |
| 一 对于文学现实功用和教化作用的重视 | 第22-25页 |
| 二 政治家身份的反观——诗歌理论中的客观精神 | 第25-27页 |
| 第二节 作为诗人的唐太宗的文学观点 | 第27-32页 |
| 一 对于诗歌审美的喜好 | 第27-29页 |
| 二 对于宫体诗的态度问题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唐太宗及其馆阁群臣事迹编年考 | 第32-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