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阶级结构、社会结构论文--宗教问题论文

明清时期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传播与演变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20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1.理论意义第9-10页
  2.现实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6页
  1.对漕运水手信仰罗教之原因研究第10-11页
  2.对漕运水手罗教信仰之祖师研究第11-12页
  3.对漕运水手罗教信仰之二十四字辈研究第12-13页
  4.对漕运水手行帮会社之形成研究第13-14页
  5.对漕运水手罗教信仰之在漕运水手中的消失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16-17页
  1.研究方法第16页
  2.材料来源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第17-20页
  1.研究思路及主要概念第17-18页
  2.主要创新点第18-20页
一、互利互惠:职业群体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理论第20-28页
 (一)漕运制度与水手组织第20-25页
  1.漕运制度的形成第20-22页
  2.漕运水手组织的形成第22-25页
 (二)漕运水手的组织特征与信仰形态第25-28页
  1.漕运水手的组织的特征第25-26页
  2.漕运水手的宗教倾向第26-27页
  3.假设的关系理论第27-28页
二、泛传化: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发展第28-38页
 (一)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28-31页
  1.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28-29页
  2.传统宗教的衰落第29-30页
  3.民间宗教的兴起第30-31页
 (二)罗教的创立与初步发展第31-33页
  1.罗祖的职业身份第31-32页
  2.罗祖的悟道创教第32-33页
  3.罗教的传播策略第33页
 (三)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传播第33-38页
  1.罗祖及其弟子的传教第33-36页
  2.罗教与漕运水手组织的亲和第36-38页
三、庵堂化与漕船化: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兴盛第38-48页
 (一)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庵堂化第38-41页
  1.罗教庵堂中的漕运水手第38-39页
  2.罗教水手信众的增多第39-40页
  3.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庵堂化的影响第40-41页
 (二)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漕船化第41-44页
  1.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发展危机第41-43页
  2.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漕船化的建立第43页
  3.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漕船化的影响第43-44页
 (三)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定型第44-48页
  1.罗教信仰群体与漕运水手群体的重叠第44-46页
  2.罗教信仰笼罩下的行帮第46-48页
四、香堂化: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式微第48-56页
 (一)漕运制度的废止第48-52页
  1.社会变迁与漕运改革第48-50页
  2.漕运废止与组织抉择第50-52页
 (二)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香堂化第52-56页
  1.老官师傅离船第52-53页
  2.罗教信仰香堂化第53-54页
  3.罗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香堂化的影响第54-56页
结论第56-59页
 1.研究启示第56-57页
 2.学科启示第57-58页
 3.本文未竟之处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图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委主体责任研究
下一篇: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探究--以A村为样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