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及制度保障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唐代家庭的范围 | 第8-9页 |
第二节 家庭的主要作用 | 第9-12页 |
一、 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服务 | 第9-10页 |
二、 家庭为养老提供经济支持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唐代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基础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家族式的社会组织结构 | 第12-16页 |
一、 长者绝对权威 | 第12-14页 |
二、 同宗关系与互济互助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第16-19页 |
一、 农业生产中父辈经验的价值 | 第16-17页 |
二、 自然经济下的代际互动 | 第17-18页 |
三、 货币经济不发达制约养老模式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模式 | 第19-22页 |
一、 君父权威的同构 | 第19-20页 |
二、 君父集权有益社会稳定 | 第20页 |
三、 养老敬老实现伦理与政治统一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唐代家庭养老模式的制度保障 | 第22-34页 |
第一节 以继承制度为现实依据 | 第22-24页 |
一、 唐代家庭继承制度 | 第22-23页 |
二、 家庭继承对养老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以土地与税赋等经济制度为保障 | 第24-28页 |
一、 土地所有制对家庭养老的根本保障 | 第24-26页 |
二、 赋役制度与家庭养老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弘扬孝亲敬老文化 | 第28-31页 |
一、 尊老与养老礼仪 | 第28-29页 |
二、 统治者推行孝道 | 第29-31页 |
第四节 设定罪名严惩弃老虐老 | 第31-34页 |
一、 “不孝”的一般罪名 | 第31-32页 |
二、 对官员要求更为严格 | 第32-33页 |
三、 刑法中的存留养亲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唐代家庭养老模式的现代启示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唐代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劣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唐代养老模式的现实价值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