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辉治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11-15页 |
| 三、研究目标、范围、内容及思路 | 第15-17页 |
| 四、研究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 第17-18页 |
| 五、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刘文辉治康的历史背景 | 第19-24页 |
| 第一节 西康的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 一、清末以前西康疆域的变化 | 第19-20页 |
| 二、建省前后西康疆域的确立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刘文辉的人生历程 | 第21-24页 |
| 一、盛衰沉浮20载 | 第21-22页 |
| 二、联共自保,加入人民阵营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刘文辉治康理论及实践 | 第24-41页 |
| 第一节 因时制宜——实施四力政纲 | 第24-30页 |
| 一、四力政纲其来源及内容 | 第24-25页 |
| 二、四力政纲的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 三、四力政纲与西康建设 | 第27-30页 |
| 第二节 因人制宜——推行三化政策 | 第30-34页 |
| 一、三化政策的来源及内容 | 第30-32页 |
| 二、三化政策与西康建设 | 第32-34页 |
| 第三节 因地制宜——实行四项方略 | 第34-39页 |
| 一、四项方略其来源及内容 | 第34-35页 |
| 二、四项方略的实际运用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刘文辉治康的作用 | 第41-49页 |
| 第一节 民族方面 | 第41-43页 |
| 一、加强民族联系,促进民族团结 | 第41-42页 |
| 二、整饬教纲,加强宗教管理 | 第42页 |
| 三、积极拉拢上层势力,扶持宗教发展 | 第42-43页 |
| 第二节 民权方面 | 第43-45页 |
| 一、澄清吏治,维护地方稳定 | 第43-44页 |
| 二、发展边疆教育,培养诸多人才 | 第44-45页 |
| 第三节 民生方面 | 第45-47页 |
| 一、厉行经济建设,促进西康社会发展 | 第45-46页 |
| 二、建设各项事业,改善人民生活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