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卧蚕1号和卧蚕2号热液区含金属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与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
渤海海域新近纪—第四纪挤压构造发育特征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精细化海岸带数字地貌构建--以丁字湾为例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预报数据可视化发布技术研究
基于声图像的水下目标感知技术研究
海南岛东南部海岸潟湖台风沉积过程模拟
渤海湾西部海域潮动力特征和细颗粒沉积物输运研究
台风对气旋涡影响的统计分析以及气旋涡对上层海洋响应影响的研究
氨基酸对珠江口及南海北部溶解态有机物质来源和生物活性转化过程的指示作用
台湾海峡北部春季中层冷水异常数值模拟研究
南海东北部兴宁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华南寒武纪早期南华盆地东南缘深水区氧化还原状态时空波动及形成机制研究
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
东海陆架近代泥质沉积源汇过程的矿物学响应
基于FVCOM的中国近海潮流及潮汐能数值模拟研究
大气—海洋—波浪耦合数值模式及其应用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
九龙江河口潮混合不对称余流研究
不同相似判据在环渤海相似预报中的对比研究
东海内陆架沉积有机物碳氮元素及其同位素特征
台湾海峡CDOM对台风及ENSO事件的响应
短波辐射传输模式对上层海温及混合的影响研究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黑潮水入侵台湾海峡的季节变化及其机制
极地海域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及南极半岛海域的硝化作用
基于RS和GIS的厦金海域海岸带时空变迁及驱动力分析
春季长江口外上升流变化及其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1989年北太平洋气候突变与北太平洋涡旋振荡
南沙海域沉积物岩芯生物硅和32Si研究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h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南海北部珠江口断面海水颗粒物组成、来源与分布的对比研究
黑潮延伸体海表温度锋面位置与强度的变化特征
210Po-210Pb不平衡对南海中层及底层水体颗粒动力学的示踪
黑潮延续体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及中国近海气候变化动力降尺度预估
南海温跃层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研究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北极海冰提取及分类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近岸海浪等级分类研究
基于主动学习与半监督学习结合的海冰图像分类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对春季下行长、短波辐射通量变化的响应
海洋性大陆气候变化:季节预报以及对ENSO和亚洲季风的影响
层化海洋中人工扰动诱发内波实验研究
黄河口古潮汐特征及潮流演化过程
海洋内波消减设施实验研究
南海东沙岛礁内孤立波折射—交叉过程的卫星遥感与数值模拟研究
C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极地海冰检测算法研究
渤海风暴潮特征及增水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海州湾岩芯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西南太平洋坎特伯雷盆地900kyr以来的古海洋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