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化学论文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h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海洋中Th的地球化学行为第16-19页
    1.3 Th在海洋学上的应用第19-20页
        1.3.1 ~(232)Th-~(230)Th用于示踪进入海洋的陆源通量第19页
        1.3.2 Th在海洋学上的其他应用第19-20页
    1.4 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Th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本研究目标与创新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实验方法第22-39页
    2.1 南海概况第22-26页
        2.1.1 南海的自然环境第22页
        2.1.2 南海经向环流第22-24页
        2.1.3 沉积物侧向迁移第24-26页
    2.2 西北太平洋概况第26页
    2.3 样品采集第26-28页
    2.4 样品处理第28-30页
    2.5 MC-ICP-MS的测量方法第30-33页
        2.5.1 MC-ICP-MS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30-31页
        2.5.2 MC-ICP-MS的工作参数第31-33页
    2.6 数据处理第33-39页
        2.6.1 质量分馏系数的校正第33-34页
        2.6.2 增益系数的校正第34页
        2.6.3 强峰拖尾第34-35页
        2.6.4 记忆效应和仪器空白第35页
        2.6.5 误差分析第35-38页
        2.6.6 数据处理第38-39页
第三章 南海与西北太平洋Th的分布特征第39-49页
    3.1 南海Th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第39-45页
        3.1.1 水文特征第39-41页
        3.1.2 南海Th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第41-45页
    3.2 西北太平洋Th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第45-49页
        3.2.1 水文特征第45-46页
        3.2.2 西北太平洋Th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第46-49页
第四章 南海及西北太平洋Th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第49-62页
    4.1 经向环流对230Th的影响第49-51页
    4.2 可逆清除模型第51-55页
    4.3 清除停留时间第55-58页
    4.4 陆源输入通量第58-62页
第五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第62-65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防雷减灾管理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市县级防雷减灾管理实践为例
下一篇:南沙海域沉积物岩芯生物硅和32S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