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
基督教会主日礼拜证道分析--北京市海淀堂礼拜证道田野调查与研究
基督拯救中国?——伦敦会传教士麦嘉湖研究
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
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年—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政治参与
本土化与信誉重建--泉州地区基督教会研究(1857-1949)
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明清时期闽东福安的乡村教会发展
康雍乾禁教时期广东的天主教
明末清初广州天主教的发展及其衰落
论基督教在西藏的传播
基督教神学教义中的人学思想
近代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之比较——兼论文化本土化问题
论韩国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影响
明清时期江西天主教的传播
中世纪晚期神哲学与近代人文主义兴起之内在关联
责任先于自由--列维纳斯“他人”(The Other)哲学对基督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基督宗教“宽恕观”对现代社会伦理的意义--全球伦理的理论与实践浅探
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
论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社会转型与中国基督教--关于南充地区基督教的田野调查报告
美国新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
基督教与闽西客家社会
莆田基督教会(新教)之研究(1863~1949年)
斋教与古田教案之研究
民国广东基督教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终极实体与宗教多元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科学兴起的关系
基督教与西方科学
新教传教士与晚清基督教会自养
日据时期台湾基督教之研究--以台湾长老会为中心(1895—1945)
基督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以福建为研究中心
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传统背离与现实互动:基督教在近代湖南的处境化研究
基督教在近代湖南的发展及文教慈善事业
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社会改造(1902—1928)
爱之上帝与生命之道--基督教文化与道家文化的价值观比较
当代中国基督教会个案分析--北京缸瓦市堂调研
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以福贡县架科乡里吾底村为例
从上帝到主权者--霍布斯《论公民》中的主权观浅析
李提摩太的西学传播
河南省濮阳县基督教传播对农村政治生活的影响
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以中原地区Y县基督教会为例
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个案
红旗下的十字架--新中国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1949-1955)
试论俄罗斯独立后东正教的复兴
国企工人与天主教信仰--以武汉地区为中心的研究
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以政教关系为研究视角(1867~1945)
试论早期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