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利希·奥特的上帝观
| 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理性时代和当代的上帝观 | 第10-20页 |
| 第一节 理性时代的上帝观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当代神学家的上帝观 | 第12-20页 |
| 一、马丁·布伯的上帝观 | 第12-14页 |
| 二、朋霍费尔的上帝观 | 第14-17页 |
| 三、卡尔·拉纳的上帝观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位格的上帝 | 第20-37页 |
| 第一节 位格的相互性 | 第20-22页 |
| 一、位格的含义:相互性 | 第20-21页 |
| 二、“两者之间”恰好体现了位格的相互性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圣经》论位格的上帝 | 第22-26页 |
| 一、上帝经验发生的地点在自我体验中 | 第22-24页 |
| 二、上帝使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可能 | 第24-26页 |
| 第三节 作为位格的上帝 | 第26-31页 |
| 一、上帝正在来临 | 第27-29页 |
| 二、对三位一体的上帝的信仰 | 第29-31页 |
| 第四节 圣子 | 第31-34页 |
|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耶稣 | 第31-33页 |
| 二、宣示上帝圣言的基督 | 第33-34页 |
| 第五节 圣灵 | 第34-37页 |
| 一、圣灵改变人的意义 | 第34-35页 |
| 二、圣灵是超验上帝的内在性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上帝与人 | 第37-50页 |
| 第一节 人是谁? | 第37-40页 |
| 第二节 言说上帝之可能 | 第40-43页 |
| 一、象征 | 第40-41页 |
| 二、祈祷 | 第41-43页 |
| 第三节 信仰与祈祷 | 第43-47页 |
| 一、祈祷是什么? | 第43-45页 |
| 二、祈祷与人的存在的一致性 | 第45-46页 |
| 三、上帝显现在所有的事件之中 | 第46-47页 |
| 第四节 人心中的上帝 | 第47-50页 |
| 一、上帝走进了人的生命 | 第47-48页 |
| 二、上帝引导人走向真理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上帝与伦理 | 第50-64页 |
| 第一节 上帝与人际关系 | 第50-54页 |
| 一、耶稣与人际 | 第50-52页 |
| 二、在语言这个空间中的上帝 | 第52-54页 |
| 第二节 罪与赦罪 | 第54-58页 |
| 一、什么是罪、赦罪? | 第54-56页 |
| 二、罪是不可预见的命运 | 第56-57页 |
| 三、福音的解放性 | 第57-58页 |
| 第三节 宽恕、希望与自由 | 第58-64页 |
| 一、信仰与生活 | 第58-61页 |
| 二、上帝信仰与人类社会 | 第61-64页 |
| 结语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