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西方思想中的神性自我观念 | 第8-12页 |
导论 灵知派研究概论 | 第12-29页 |
第一节 灵知派研究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灵知派研究简史 | 第15-23页 |
一、对灵知派的早期研究 | 第16-17页 |
二、灵知派研究中的传流论:宗教历史学派 | 第17-21页 |
三、灵知派研究中的结构主义:形态学与形态动力学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灵知派研究 | 第23-25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写作准备、材料选择和目标 | 第25-29页 |
第一章 狭义灵知派:以理智主义为前提的神秘主义学说 | 第29-67页 |
第一节 理论结构上的神秘主义:否定神学与神性自我 | 第29-51页 |
一、灵知派的三神系统及其否定神学 | 第29-38页 |
二、灵知派的神性自我 | 第38-40页 |
三、灵知派神话概论 | 第40-51页 |
第二节 解经方法上的理智主义:对圣经的反向和异向解释 | 第51-59页 |
一、《创世记》 | 第51-57页 |
二、基督 | 第57-59页 |
第三节 灵知派的起源 | 第59-67页 |
一、宗教历史学派有关灵知派历史起源的结论 | 第59-62页 |
二、灵知派的逻辑起源:一种柏拉图主义? | 第62-67页 |
第二章 广义灵知派 | 第67-98页 |
第一节 理智主义解经方法的发挥:西方二元论及其对圣经的反向与异向解释 | 第67-75页 |
一、古代二元论:灵知派、马西昂、摩尼教 | 第69-72页 |
二、中世纪二元论:保罗派、鲍格米勒派、清洁派 | 第72-75页 |
第二节 神秘主义理论结构的发挥:神性自我的历史 | 第75-98页 |
一、千禧年传统 | 第75-82页 |
二、激进神秘主义者 | 第82-87页 |
三、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 第87-92页 |
四、浪漫派 | 第92-98页 |
第三章 灵知的本质:神性自我 | 第98-120页 |
第一节 灵知:神性自我 | 第98-106页 |
一、灵知之为神性自我 | 第98-103页 |
二、灵知之为自我启示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神性自我(灵知)与现代 | 第106-120页 |
一、马西昂对旧约上帝的废除及其现代影响 | 第107-108页 |
二、约阿西姆与"进步"观念 | 第108-112页 |
三、埃克哈特与现代无神论 | 第112-115页 |
四、灵知派的现代类比思潮 | 第115-120页 |
结论 | 第120-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后记 | 第128-129页 |